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莎剧论纲》:突破和超越雷成德如果说,一部艺术创作使读者得到无限的惬意和审美愉悦不足为奇的话,那末,一部学术专著取得同样或相似的效果,就不能不令人特别关注了。西北大学出版社近期推出的薛迪之的《莎剧论纲》就是这样一部理论著作。在《论纲》之前,薛迪之曾主...  相似文献   
2.
现实主义文学最富有生命力。综观世界文学史,那些举世瞩目,流传千古而不朽,至今仍给人以美感和教益的作品,大都是现实主义的。即使现实主义这一专门术语尚未诞生之前,究其性质,那些杰作也大都是现实主义的。这个事实在中外文学史上可以举出很多例证。为什么会是如此呢?这并不是由于现实主义本体有什么无与伦比的优势,而主要是因为它反映出和生活的必然联系。无论哪个作家,无论哪个时代文学都必须置基于生活之上,回答现实的迫切问题,始终以生活中的人为描写的主体对象。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3.
雷成德《论托尔斯泰思维的文化模式》运用文化学的观点对这位世界艺术大师进行了新的探讨。作者认为托尔斯泰是19世纪整个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他既是历史与现实的产儿,又是一位伟大的文化创造者。  相似文献   
4.
从全方位的角度,探讨了《托尔斯泰日记》的学术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托尔斯泰日记》不仅显示了他个人人格力量的辉煌,而且还有美学、文学创作、史诗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列夫·托尔斯泰逝世前所写的《只为自己一个人所写的日记》是一部只向作家自己公开的特殊日记,它与正式日记同步,是认识、了解和研究这位文学大师逝世前景况的珍贵资料。在这部日记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亚与以作家继承人自居的契尔特科夫为代表的围绕版权、日记及财产遗嘱展开的激烈冲突,使作家陷入复杂的、持续的、痛苦的家庭、思想、社会与政治矛盾之中。这一切都在加深着作家的精神危机,这些也终于使作家被迫出走,并病死异乡。  相似文献   
6.
前记列夫·托尔斯泰在1898年7月28日的日记里,记叙了在28—29日深夜入睡前和妻子索菲亚·安得列耶芙娜·托尔斯泰娅的一场对话,内容涉及到妻子感情的“不忠”。除他们夫妇的感情冲突之外,还提到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谢尔盖·伊凡诺维奇·塔涅耶夫及作家妻子的妹妹达妮亚·库兹明斯卡娅。事情的起因是索菲亚对塔涅耶夫的“迷恋”,而在1898年7月25日,索菲亚从基辅返回雅斯那雅·波里雅娜途中,去拜访了正在玛斯洛夫家作客的塔涅耶夫。与她同行的妹妹达妮亚把此事告诉了托尔斯泰,遂引起了这场深夜夫妻对话。托尔斯奉如实记录了对话的内容,且以对  相似文献   
7.
托尔斯泰的日记象海洋一样博大而深邃,它既是托尔斯泰探索生活真理的真诚记录,又是心灵历程严肃而痛苦的表白,它不仅闪现出宏大而复杂的时代风貌,而且也蕴藏着对时代的深沉思考和历史的心灵回响,托尔斯泰的日记是留给人类的文学遗产的一部分。所译这部分早期日记,反映了他当时对生活的思考并真实地记录了他制定的自我完善规则。  相似文献   
8.
一俄罗斯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形形色色,面目各异,成分复杂,地位不尽相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但是,如果我们理乱梳繁,仍会看出这些人物都有各自的归向和系列。其中探索者的形象更留下了一条鲜明的轨迹。高尔基最早提出托尔斯泰作品里探索者形象的系列。他说:“托尔斯泰的文艺创作的基本主题,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何在混乱的俄罗斯生活中替这个良善的俄罗斯贵族少爷湼赫  相似文献   
9.
本篇着重研究了托尔斯泰开端创作的四个方面一、隐示作品主线的聚焦点;二、接纳历史背景的切入口;三、透露作者倾向的闪光点;四、确定艺术风格的起程点."万事开头难",托尔斯泰创作开端的经验对我们具有深刘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对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与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审视,着重探讨了三个原则性的问题:一是洋为中用与外国文学实际状况如何结合;二是教学与研究和我们民族的心理、特色与个性如何统一;三是以历史分析为基础,采取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多个侧面,尤其注重审美的分析的方法。在正面论述中推出了重建外国文学史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