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的成才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凭借自身素质和一定外部条件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后,还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所谓人才的社会承认,就是指在人才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对成才者的素质和成果进行肯定和认可的活动。马克思指出:"既然人天生就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试卷命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为今后教学改革及题库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教育测量学对南京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3~2005级病理学和药理学(代表基础医学课程)、妇产科学和内科学(代表临床课程)试卷的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年级四门课程信度系数都达到了0.6分以上,且91.7%在0.7分以上,显示了较高的信度.但是难度普遍中等偏低,区分度不高。结论:在未经教育测量学原理指导的试题编制状态下.该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部分课程考试试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信度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部分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不符合命题原则,需做整改或者淘汰,题库需进行不断的更新与维护。  相似文献   
3.
中篇小说《雪国》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1968年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之一。在表现手法、美学风格、叙事艺术上较充分地体现了川端文学的特色。川端文学融会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技巧和风格,但其创作核心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灵魂,川端正是在东西方文化的调和中找到了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1Q84》是村上春树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塑造了青豆与天吾这两位独具特色的男女主人公形象。青豆是一位拥有独特个人魅力的女性,是小说故事情节得以展开的关键所在。青豆有着面容姣好但无明显特征的外貌、特殊性质的工作,她童年成长环境使其与父母断绝关系,加之无法磨灭的宗教信仰、性与爱相离相辅的恋爱观和难以界定的社会性,所以出青豆这一女性形象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文学作品中曾经塑造了形形色色的母亲形象,《楢山节考》便是其中之一。该小说是由日本有名的近代文学作家深泽七郎创作的,是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备受推崇的短篇小说。笔者通过小说文本解读与分析,旨在探究阿玲的母亲像。首先对小说的环境做了分析,其次通过详解作品,考察了阿玲的人物形象,最后探究了其母亲像,得出了伟大而无私、慈祥而刚强的慈母形象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南京医科大学近三年的重修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对跟班与自学重修和辅导式重修几种重修模式的报名人数、学生参考率、成绩分布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作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重修工作:实施学分制收费,使每位学生公平享有重修学习的机会;提供更多学习平台,使跟班重修和自学重修的学生享有重新学习的过程;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营造良好学风。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最具生命的事业,本文通过教育源于生命,教育源于生命,教育达于生命这三方面采探讨教育与生命的本源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省略表现是日语会话的一大特征,因此,在文学作品中的会话、独白或旁白等经常见其身影。但是,其目的不仅在于简练,更是通过省略留给读者充分的思考空间,达到不言自明的最佳效果。本文主要从这一角度探究叶山嘉树《水泥桶里的一封信》中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9.
随着“李刚门”事件的产生,“官二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官二代”的行为失范表现为功利主义观念强、信用度低、公德性淡薄等.同样是中国社会主力军的青年,“官二代”的行为选择必然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为了保证社会稳定、社会的公平,必须从社会防控、学校防控、家庭防控三方面来对“官二代”青年的行为失范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楢山节考》是以"弃老传说"为素材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它以"弃老传说"为依托,成功地塑造了阿玲、辰平、阿又等典型人物形象。在日本现代文学中,堪称同类型作品里最著名的一部,有其研究价值与意义。拙论中,笔者通过作品文本分析,旨在探究日本人的孝养观。首先,对"弃老传说"做了考究,得出了"名为弃老,实则养老;借弃老传说,传孝老之道"的结论;其次,通过解读作品分析了阿玲与辰平之间的母子情;最后,统合上述分析解明了日本人的孝养观,即孝养老人是必须的,但是受条件制约,概言之,是一种有条件的孝养。拙论对于研究《楢山节考》这部作品以及通过文学作品解读日本社会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