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02年1月,我启程访问日本,正是北京最寒冷的季节。不过,一件刚刚发生的事让人心里感到更加寒冷,这就是赵薇事件。名演员赵薇出于商业目的,穿了一件类似日本军旗图案的时装。我看过杂志上转发的赵薇穿这件衣服的照片,也许照片比较模糊,如果不是旁文注明“类似日本军旗”,我还看不出衣服的玄妙。赵薇穿衣的结果是遭到全国声讨。声讨者不管赵薇是否知情,不管她穿这套服装干什么,也不顾及她个人权利和声誉,就在媒体和网上诅咒她“是汉奸卖国贼小日本的艺妓”、“应该强奸应该挖祖坟”等等。还有人把她的头和别人的身子拼接在一…  相似文献   
2.
马立诚 《领导文萃》2007,(4):108-11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成为激励志士仁人的千古名句。但范仲淹的主要事业并不是写散文,而是北宋中期一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  相似文献   
3.
泡沫起于经济,泛于文化,学术界亦不能幸免。何谓学术泡沫?种种不规范不道德的抄袭、拼凑、低水平重复旧有内容,以及错讹百出的整理、校释、翻译等等。都是学术界大大小小的泡沫。一段时间以来,泡沫到处飞升,令人如置身泡沫世界,此为中国学术界从未有过的奇观。  相似文献   
4.
四份“万言书”与第三次思想解放马立诚凌志军978年,真理标准的讨论战胜“两个凡是”,为第一次思想解放;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束缚,为第二次思想解放;1997年,江泽民的“五·二九”讲话,解除了姓“公”姓“私”的疑惑...  相似文献   
5.
“文革”中,周振甫为文学青年讲古文历时两年,却分文未取大约1971年底光景,正是“文化大革命”中段,我20岁出头,觉得烦闷,便看各种闲书。因为爱好的关系,多是看古书,盲人摸象,杂乱得很。忽然一天,朋友李君来告,说可以拜访一位老师,请他讲讲古文。我问是谁,答日周振甫先生。听了很是惊喜。因为我对周先生仰慕已久。60年代初,周先生以首出《毛主席诗词浅释》和《鲁迅诗歌注》两书知名。周先生1962年出版的名著《诗词例话》,我曾读过。这本书从古代诗话、词话和诗词评论中择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段落,加以分析和发挥,对中国古代诗…  相似文献   
6.
改革共识破裂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在有限的采访中,对一些媒体放出重话:中国改革的共识已经破裂。这是21306年的事。  相似文献   
7.
所有沉迷于自己专业的天才人物,都容易创造出某种奇迹。唐代的刘晏自称每时每刻都看到地上流着钱。他的责任,就是把这些钱引导到应有的归属方向,产生效益,利民利国。每当骑马上朝,他都利用路上空闲,用马鞭子指指画画进行筹算。天刚亮就开始办公,到深夜才停下来,放假也从不休息。刘晏慧眼识才,他提拔重用的大批人才如戴叔伦、包佶、陈谏等人,在经济上都能独当一面,颇有建树。  相似文献   
8.
马立诚 《领导文萃》2010,(10):32-36
<正>邓小平思想——我们今天仍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3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民众生活大幅改善,邓小平思想功不可没。南方谈话是邓小平对中国的突破与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我们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  相似文献   
9.
转眼间,改革开放已经30年。我想,有点生活经验的人略一回首,都会产生沧海桑田的感叹。10年前,我和凌志军撰写了《交锋》,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回忆起当年3月在王府井南口低矮的风人松书店签名售书的情景,宛如目前。10年过去,又换了人间,王府井的面貌也完全改观了。  相似文献   
10.
奇人钟阿城     
前几天,逛北京朝内大街海天书苑,发现书架上两大排高雅堂皇的巨著赫然站立。走近一看,是台湾光复书局出版的“当代世界小说家读本”丛书,共50本。以人为目,一人一本,每本大致300页。丛书不零售,总价5805元。算一算,平均每本要卖到116元。在时下北京,要算很昂贵了。以世界之大,古今之久,作家之众,仅选50本,可见严格。外国40人,有卡夫卡、福克纳、川端康成等人;本国10人,有鲁迅、郁达夫、老舍、沈从文、巴金等,最后一个是锺阿城。当然,这选拔也代表了一种评价。阿城的小说获得如此之高的称誉,作为朋友,很替他高兴。就我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