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全面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500年的社会风貌,真实记录了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的历史面貌。色彩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世界赋予人类的美的视觉感受,也是中国古代诗歌表达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尚红”的民族,但这种观念并非在朝夕间形成,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认知以及情感积淀过程。本文意通过对《诗经》中红色色彩词的分析,从心理文化认知视角来探究中华民族“尚红”观念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淑珍 《学术交流》2005,(10):64-68
“金融生态环境”的提出是金融理论研究的一次创新与革命。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信用环境不佳,资金效益低下,金融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差等金融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此,应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中介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金融机构自主经营能力,加强法制环境建设,完善东北地区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3.
从1991年至1995年,对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高校实物档案管理的现状入手,阐述了智能保护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应用优势,以期为智能保护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