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山江苗绣在现代市场经济冲击下步履维艰。我们保护和传承山江苗绣,要在培养山江人保护传承此技艺意识的同时,创办能够使其家庭与工作兼容的新型手工作坊,使这一技艺以刺绣品为载体融入现代市场经济中求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服饰既是一种无字史书,也是一种视觉文本,是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图志,“百苗图”不仅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还呈现了晚清民国贵州多民族服饰文化交融的历史图景,对贵州多民族共享的服饰元素、共有的织造技艺、共营的服饰交易有详细记录和生动图描。可见,历史上贵州各民族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和自享的视觉形象符号,也在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形成了多民族共享的服饰文化和视觉形象符号,可为塑造中华民族的视觉形象提供丰富素材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仙娘与蛊婆是共生于湘西苗族社会一正一邪的女性神性人员.因正邪身份,二者在苗疆的境遇有天壤之别,仙娘备受尊重,蛊婆饱经歧视.二者身份认同的形成有着截然相反的内在逻辑:仙娘在“癫狂”中形成“自认”,通过安坛仪式产生“他认”;蛊婆无辜受诬,产生“他认”,抗争无果后被迫内化为“自认”.前者是由己及人,由内至外的过程;后者是由人至己,被强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