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富川"梧州人"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川县"梧州人"是汉族的一个族群,其语言属桂北平话系统.文章以富川县木榔村为例,描述了"梧州人"的婚姻、丧葬、民居等风俗,并通过收集到的一些族谱初步探讨了"梧州人"的族源.  相似文献   
2.
壮族葬礼习俗仪式繁琐,耗费不菲。本文以广西大新县昌明乡壮族葬礼习俗为例,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壮族葬礼习俗对壮族社区人际关系重新调整、聚合与链接的重要作用,并为巩固家庭团结、维护家族声誉及地位,消除家族间矛盾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3.
壮族二次葬是使寿终正寝者的魂魄聚入列祖列宗的仪式,是壮族通过对先人魂魄聚居于祖坟地的想象来达到整合现实中的家族主义的文化设计.二次葬习俗的形成与壮族的人观、宗教规范以及家族观念密不可分,它有着强大的心理协调功能.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广西悬棺葬的类型、葬具、葬制、下葬的方式和棺木的不同形制及具体分布地区,并通过对随葬品的分析,结合崖画、碑文,得出了广西悬棺葬大约是晋至清末年间在若干地区流行的一种葬俗的结论.同时通过对广西和周边地区悬棺葬及其相关文化特征的比较,指出广西的悬棺葬的族属是壮族和瑶族,最后探讨悬棺葬研究的民族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宜州"百姓人"建造家屋的过程是一个完整而详细的过程.透过家屋文化以及婚礼、出生礼、贺新房等仪式,可以折射出人们建房的最大动力,在于既能获得又能延续家屋的孕育力.家屋的建构与人观是叠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透过婚礼、出生礼、贺新房等仪式所彰显的象征意义探析了"百姓人"传统家屋的空间及其象征意义,通过家屋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变迁的论述,探讨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