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谚语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使用广泛。对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共性以及相互翻译的方法进行探讨,有助于对英汉谚语的理解、运用和翻译,也有助于中西文化的相互介绍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浪里京家     
包晓泉 《中国民族》2008,(12):55-57
广西东兴的金滩一线,是一片“京”色海岸。  相似文献   
3.
我想,一百万年以前我就存在于那片土地了。或者乘风,或者牵雨,或者是一块蛮荒的石,或者是一片古老的叶。总之,就在那片土地上,在山上,水里,耐心地期待着一种演变,演变成肉体,演变成能思维的肉体,到这个世界上来唱一些歌,走一些路,做一些事情。从那时候起,我就注定是个仫佬人。做仫佬是必然的,而做城市的仫佬,则完全是一种偶然。父亲放牛的时候,眼之凹,唇之厚,笑之憨,都证明他是个石门少年。他那时唯一的理想就是餐餐有肉。如果不是1949年的巨变以及某种机遇的出现,他的一生必将是另一番情境。而现在的我却可以在牛背上看夕阳西下,看山女捣衣…  相似文献   
4.
汉英语序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汉语重“从大到小”、从整体到个体,英语重“从小到大”、从特殊到普遍;汉语一般是把重的、强的词语放在前面,英语通常把轻的、弱的词语放在前面;汉语重语感,英语重逻辑;汉语一般是时间在前、地点在后,英语通常是地点在前、时间在后。有时汉英语句排列顺序的不同完全是约定成俗,很难用什么理由来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