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 以满族封建上层为主体建立的清王朝,是中国悠久历史上许多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最后出现的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新兴王朝。对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能否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是关系到王朝命运的根本问题。满蒙汉“联盟”关系,是有清一代满族统治者在处理民族系关中为笼络蒙古族封建王公和汉族地主阶级而奉行不替的宗旨。早在“后金”统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大学生信仰宗教者多起来了,大学生中的封建迷信也时有所闻,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无神论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无神论教育面临着几个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加强对大学生的无神论教育.  相似文献   
3.
清末“移民实边”对蒙古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以前,保持蒙古社会的封禁状态,是清政府治理蒙古的基本政策。禁止开垦蒙地。限制商业资本的自由活动,是这一政策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禁止开垦牧地,是保持以游牧为基础的蒙古封建领主制所不可缺少的政策。清政府对蒙古实行的这一政策,虽然是从巩固其自身的封建专制统治利益出发而制定的。但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势,在客观上却都起到了巩固国家边防和稳定蒙古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在鸦片战争以前长达二百余年的时期里,蒙古封建主及其武装力量,遵从清胡统治者的约束、调遣,成为清王朝北部边疆不设防的“以蒙古为屏藩”的可靠的同盟军和保证清朝大统一的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9世纪后,吐蕃(西藏)因王室争位内江,连年混战,出现长达四百余年的分裂局面。随着奴隶制解体,形成数十个新兴教派势力与地方势力集团的封建割据的状态。13世纪初,蒙古进军吐蕃,迫使吐蕃各派势力共同推选萨迦派教首来蒙古谈判归顺事宜。其后萨迦派首领八思巴被忽必烈尊为国师、帝师,他为实现吐蕃社会大统一并纳入中国版图、创制蒙古新字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清朝统治者们始终都非常重视对蒙古族等制驭统治政策的经营。他们在认真研究总结历代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经略制驭政策得失的基础上,早在后金政权初创之际,就十分注意按照蒙古社会组织经济制度等特点,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蒙政策。其后在实施中经过不断充实、调整、完善,使其成为清朝统治蒙古的主要法规,在有清一代延续近三百年贯彻始终。清朝统治者经历了一百余年时间,才逐渐完成了统一蒙古各部的大业。为此,他们对蒙古实行的统治策略是:既要使其永远不能成为威胁清朝统治地位的北部边患势力,又要通过怀柔笼络蒙古封建主,令其有效地控制蒙古的铁骑劲旅,使其成为清朝统治中国各族人民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进而使蒙古成为清朝帝国北部疆域“不设边防以蒙古为屏藩”的忠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在最近于海拉尔举行的中国蒙古史学研交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上,许多学者以极大的兴趣对蒙古族族源问题交换了意见,关于蒙古族的族源问题,过去中外史学界说法不一,不仅有东胡说,也有匈奴说,以及突厥说和丁零说等等这次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蒙兀”这个词来源于《旧唐书》《旧唐书》所记蒙兀活动的望建河,根据前人考证就是现在呼伦贝尔盟的额尔古纳河;俱轮泊即现在呼伦池(达赉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与蒙古封建王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辛亥革命前夕蒙古社会形势1901—1911年,清朝政府在统治中国的最后十年间,已处于岌岌不可终日的危机中.在外患日迫,国内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化的形势下,在清廷朝野上下,大造起要求拯救北部边疆危机的所谓“恤蒙实边”,”筹蒙殖民”等舆论.清朝政府迫于形势与舆论的压力,为挽救其命运,于1901年开始在全国各行省倡行“变法图强”、“立宪新政”之后,次年,宣布取消曾维护了长达二百六十余年的对蒙古“封禁”政策,号召开放蒙古地区,大力推行“移民实边”的新政策.  相似文献   
8.
一 内蒙古与俄国的边境贸易,伊始于十七世纪初。历史上的这种贸易活动,对促进两国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增进两国边民之间互通有无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起到过积极作用。本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友谊发展加深,内蒙古地区与苏联的边境贸易也相继达到了历  相似文献   
9.
1大约在公元前2000—200年间(即中国唐、虞、夏、商至春秋战国之际),在中亚、东d]V北亚大陆北部高原的“dl戎、检犹、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这些“居无定处”《_》“逐水草迁徙”的游牧民族,“其俗,宽则随畜田猎禽兽为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①。他们因受大自然和游牧生产、生活环境的制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必需的一部分食品、衣物、工具等,便依赖于定居民地区的补充。为此,他们对亚、欧大陆内地定居民丰富的物质生活充满了“贪婪而惊愕”的目光。尤其是当遇到干旱、暴风雪等灾害袭击面临饥荒时,为了寻找好的…  相似文献   
10.
1 早在商周时期,中原地区就与游牧于泾、洛水以西和以北草原地区的诸戎、狄部族之间有了频繁交往联系。周武王伐纣后建都洛阳,后又迁都于丰镐时,西北和北方的戎、狄诸游牧部族,派遣入贡使者,驰命走驿,前来中原的洛都、镐京等地,“以时入贡,命曰‘荒服’”。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诸游牧民族大举内迁南下,在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黄河流域地区,形成戎、狄诸族与华夏族犬牙错居的局面。当时,分布在蒙古高原地区的诸游牧部族,通过迁徙在内地的戎、狄各部与中原地区农耕民族之间,建立起更为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在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巴雅尔吐胡硕发现了一处青铜器窖藏,出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