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种变化是何时发生的呢?我们对19世纪末的“世界政策”已耳熟能详;但是,如果太过拘泥于这个新的词语的字面解释,那就错了。我们所说的帝国主义时代,首先仅仅是欧洲扩张的一个新阶段,这是欧洲均势扩展到新的地区的时期,是欧洲列强匆忙作出最后努力以确保对其对手的优势,或者通过把手伸向尚未为其控制的剩  相似文献   
2.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于1917年参战是历史的转折点;它标志着欧洲政治时代向全球政治时代转变之中的决定性阶段。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它也是一个转折点。1917年11月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以后,由于明显不可调和的意识形态的原因,世界两大敌对力量集团的划分已具雏形。尽管似乎在两年前威尔逊总统就以西方反布尔什维克的斗士自居,但他和列宁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他们是在争取人心;正是为了要阻止列宁获得对战后世界蓝图的垄断,威尔逊于1918年1月  相似文献   
3.
5个世纪前,哥伦布踏上了圣萨尔瓦多这座巴哈马群岛中的小岛。他以为自己已经到达东南亚,因此他把当地的土著居民称为印第安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哥伦布死后不久,1513年,巴尔博厄(Balboa)到达了太平洋,1519年至1522年,麦哲伦(Magellan)的探险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这时哥伦布的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对一种直流式旋风分离器内部的流场进行了细致的测量,得到了速度和静压在分离器内的分布,并指出分离器内存在气体旋转的不稳定现象。试验中发现分离器稳流锥和排气管的长度对分离器性能有较大影响。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分离段旋转速度的经验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史上,任何一种新形式的创造,都意味着对旧传统的挑战和批判,同时,也意味着对旧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在新诗的初创期,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对待本民族的诗歌传统问题。当时,有一种偏见,似乎认为新诗与传统是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绝对的好,一切皆好”。  相似文献   
6.
艾青的诗歌包容着丰富内涵的意象。诗人认为意象是主体情感与外界事物的契合。意象的运用,使我们既看到了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对诗人的影响,又看到艾青的诗歌同我们民族文化的渊源关系。由于艾青的诗歌中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意象,因而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7.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以它宏伟雄浑、无坚不摧的气概,响彻天南海北.词作者公木的名字,也为全国人民所熟悉.公木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学者、诗歌理论家、教育家.他原名张永年、崧甫、现名张松如,笔名公木,又龚棘木、章涛、木农、席外恩、四名、魂玉等.1910年农历5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市)北孟家庄一个农民家庭.中学时期,公木即喜爱郭沫若、冰心、刘半农、刘大白、蒋光慈等人的诗歌.初中二年级,亦即十五岁那年,在《大公报·小公园》副刊上发表诗歌《脸儿红》,被视为公木发表的第一首诗作.1928年冬,公木如愿以偿地上了国立大学,但时值革命低潮,使他心情非常郁闷.此时他读了许多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文章,感到新鲜.公木说:“就在这时,蒋光慈成为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大部分都曾背诵出来.”  相似文献   
8.
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数万年以来,人类一直生活在地区隔绝的状态中。当最初的人类大概从非洲这个祖先发祥地散居开来时,  相似文献   
9.
天外来客将会发现我们的星球首先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星球。例如:1985年,谷物产量可以为全世界每个人提供3000卡路里的热量,或提供远远足够有余的营养。然而,那年营养不良或忍饥饿挨的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全世界每年有3500万人死于与饥饿有关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