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2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翻开世界地图,欧、亚、非三洲有陆地相连,而美洲大陆却“孤悬海外”。究竟是何人能够穿越波涛汹涌的大洋首达彼岸?世界史教科书上写的是意大利热那亚水手哥伦布得西班牙国王资助,于1492年,横越茫茫大西洋,10月12日登上了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随后到了古巴和海地。在哥伦布那个时代,西方盛传中国、印度简直就是天堂,遍地黄金珠宝,而地圆学说也正在深入人心,所以不少人相信,从欧洲出发往西航行,也是可以到印度发财的。哥伦布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到死都认为自己登上的这块大陆是印度,他认为这块大陆上的土著人就是印度居民。印第安人就是因为哥伦布的误解而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得名的。印第安即印度居民的意思。是另一位意大利  相似文献   
2.
李维汉民族工作的思想理论特点李增夫龙晔生李维汉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老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党和国家在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方面的著名理论家。他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和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和努力探索解决我...  相似文献   
3.
李增夫 《民族论坛》2013,(12):20-21
今年是《民族论坛》创刊三十周年,总编梁芳约我写点感想。晚上,我在灯下握笔沉吟,思绪不禁牵回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从1983年投身于这个刊物,直到2001年退休,十八载光阴和心血倾注于此。回首往事,百感交集之中却有“三可”欣慰。  相似文献   
4.
<正> 苗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并具有高度古代文明的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斗争中,苗族及其先民为开发黄河和长江中下游以及西南山地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牺牲,为缔造多民族统一国家和创造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是,  相似文献   
5.
我的书架上最近摆上了一部装璜精美,内容丰富的新书──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苗族通史》,作者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著名苗族史专家伍新福教授。连夜来,通读这部90万字的学术新著,深感全书构架严谨、资料翔实、全面系统而又新论迭出。这是作者多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艰苦探索和实地调查取得的重大学术成果,它填补了国内史学界和民族学界的空白,也是苗族同胞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古老而优秀的一员。早在远古就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消费     
李增夫 《民族论坛》2002,(4):48-48,26
世纪之交,我在美国加州南部圣地亚戈生活了将近一年半时间,其间出入超市、酒店、菜场及游乐场所总计不下百次。过日子就要买东西,做为一个普通消费者,花钱购物消费后是不是满意,我还有所体会,仅就亲身所历,记叙数则,或对国内商家业主有参考意义。是“真上帝”不是“假上帝”“顾客就是上帝”这个口号如今喊得山响,但以前我在国内购物时感触并不深,偶尔碰到售货员热情耐心地给你介绍商品时,也觉得是用花言巧语引逗你掏钱而已,很少有“真上帝”之感。在美国则不然。稍大型一点的超市,都设有退货之处,顾客买了东西若感到不合适,…  相似文献   
7.
<正> 七月中旬,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和职工前往江西省井冈山参观学习。这是自六月下旬以来,机关党委为纪念建党七十周年而开展的一系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之一。时值酷暑夕同志们以饱满的热情,逐一参观学习了各个纪念馆、室,大家  相似文献   
8.
<正> 阅读清代文书档案诸如奏折、题稿、部复、上谕以及民族地区史志,经常会遇到有关少数民族的专用名词和当时行文习惯用语,弄清它们的意义,对于了解清代的民族政策以及少数民族内部社会组织情况,均有裨益。特作铨释如下:  相似文献   
9.
二酉藏书洞     
<正> 我国古书中常形容一个人学问渊博为“学通二酉”、“学富二酉”,称某人藏书丰富而珍贵为“家藏二酉”。何谓二酉?据商务印书馆1984年修订版《辞源》二酉条解释:“指大酉小酉二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又引《太平御览·荆州记》“小酉山上石洞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后世称藏书多曰二酉,本此。《荆州记》乃是南北朝时代私人撰写的方志,遍述荆州地方乡国灵怪、人贤物盛以及山水郡邑  相似文献   
10.
<正> 十、南部和西南部东斯拉夫人的考古文化特点 我们已谈完了南部和西南部俄罗斯人的部落。如上所述,他们的部落的民族特点几乎是模糊不清的,这证明氏族部落生活在很古老的时候就已逐渐消失了。 底维尔人的陪葬品几乎完全与第聂伯河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