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杨四海 《民族论坛》2006,(11):48-48
在这个夏日的正午,湘西的王村仍然站在酉水北岸。其实王村一直是站在那儿的,在这里,我用“仍然”这个副词强调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因为在我没有见到王村之前,它已站在那儿有两千年了。而两千年之后的这个夏日的正午,当我从绿得发青的酉水支流——那惊魂动魄的猛洞河漂流到王村水码头的时候,浑身上下水淋淋的我,还不知道几十级石阶之上那个山腰间的“芙蓉镇”——就是我想象了好些年的王村!在我的记忆里,《芙蓉镇》是古华写下的一部小说,后来它又被谢晋执导成了电影。可我对发生在《芙蓉镇》里的人物、故事早已没有了清晰的记忆,这么多年了,…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奠基人的怀特海,提倡过程哲学,推崇事物的相互联系,坚持多元论,倡导向他者开放,重视创造性培养,其哲学对他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在大学的内涵、大学的教育、大学教育的目的、大学教师的评价以及大学的审美教育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对今天的大学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资产阶级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然而,对此党内曾一度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致使中国革命蒙受两次巨大损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地分析和评价了中国资产阶级性质和地位,并有效地发挥了它在中国革命中的积极作用,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毛泽东在建国后处理中国资产阶级问题时.出现了民粹主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公民精神具有公民主体性和公共性两个特性,海外学者关于中国公民精神的研究,是中国公民精神整个研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海外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市场经济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为中国公民和公民精神的塑造提供了必要条件;儒家思想尽管与现代文化之间有些格格不入,但是其对现代公民精神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绝无裨益的;在教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中,中国公民精神呈现出逐步成长的趋势;国家主导下的中国公民法律权利和社会权利发展较快,而政治权利发展滞后,表现出与西方经典公民理论不同的特点;中国公民精神的未来走向,是扩大公民政治权利和培养世界公民意识。但是,海外研究存在着否定中国政治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