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毛相     
在傣族民间传说中,有一位技艺超凡的舞蹈家,叫“撒腊慕嘎”(舞师)。他不光在地上跳舞,还在鼓上、水里,树上跳,优美绝伦的舞姿使花草也婆娑起舞,鸟儿也欢歌跳跃,今人心驰神往,乐而忘忧。撒腊慕嘎是传说中的神仙,谁也没有见过他。有些老人说,佛寺墙上绘着的舞菩萨,就是他的画像。瑞丽县傣族民间舞蹈艺术家毛相,却是一位活着的,得过国际奖的撒腊慕嗄。由于他思想敏捷,舞技全面、精湛,人称“撒腊弄勐卯”(瑞丽大师傅)。  相似文献   
2.
口回口回回回回回刁回踊篡酚圃翻圈圈圈鳞圃移圈圃 翘回回回<回回口口回回圃缀磨辫回回回回口阴回圈圈圈缀骡讼酸毅@邂汇口回抚回口口翩捶涅℃翱圃回口臼回熙豌赣蹿撼销圈缀键满缀缕溯缀蘸翻回口仪翻口回回囤-_摇_:缨,照回回酵潍潍输掇蹦辐圈圈缀gZha颊,】回口仗暖回日回目酸一_*。缀羹回口蹦陛鞠搭籁镶囫魏链 辣缀敞缀ZWWe 乐回口回回凹.以蹋阻图回回缨酚缨樱辎棠缀橇躲蓉甥辎翘缀魏割雅羹&战甥回回器缀回日回图固稠、。、擒凿翻团闷斑洪仆。,骄摊醚黔出贝进洽生雌磁钱戮缕绳缀龌缀轿敝徒羹冈回回回Z暖回回回四生)。缴。缎发x赣墅.生”。…  相似文献   
3.
纳西族是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民族,在精神文化领域内勤于耕耘,培育出了馨香无比的奇葩—东巴艺术。虽然“东巴”在纳西语中指智者,即祭祀天地鬼神的巫师;但东巴艺术的内涵和外延,实际上超越了宗教的范围,包容着纳西族古代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诸类琼瑶,是纳西族人民长期辛勤创造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4.
傣族壁画中的文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身,古称雕题、黥肌、绣脚、绣面,是用工具(器物)在人体上“刻其肌以丹青涅”而于皮下透现暗血斑性的各种花纹图形的艺术。起源很早,曾流蔓于亚洲东南部、大洋洲、中南美洲、澳洲和非洲许多地区,这些地区至今还有不少土著居民把它视为美饰,举族挚爱不辍。  相似文献   
5.
宛若鸟儿争歌啾鸣的洞巴独奏、吐良独奏音乐,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舞台上演奏时,立刻把人们“带”到了座落在绿竹青树中的景颇山寨,因为“洞巴”和“吐良”是这个民族独有的两种吹管乐器。“洞巴”或称“比克”。它的吹管是木质,用牛角尖做喷口。这种乐器的形状、性能以及吹奏法都与唢呐略似。由于它的音质纯和,音色清朗,能使人产生喜悦的感觉,因此景颇人娱乐总是要带上它。饶有风趣的“吐良”,是用根二尺上下的泡竹,当中剜个长方形吹孔制成的。演奏“吐良”,手握两端,左手用大拇指按捏,右手以掌心揉搓,巧妙配合之下,控制管筒排出气流的粗细,使之发出两组音阶。景颇族小  相似文献   
6.
云南纺织大约始于三千多年以前。 织物染色术与纳纹织物的出现,约当新石器时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谈及传说中的南方民祖先槃瓠时说,槃瓠“其毛五彩”,殁后,他的子孙“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不但能织,而且会染,使衣服有五色。说明已知文彩装饰,是时应即南方少数民族喜爱并掌握文织技术的初端。 战国至汉,滇人和滇池周围民族的衣著尚文饰,所穿用的衣、裤、帔、腰带、头幌,罽毲、顶饰上分别有条纹、几何文、水波纹、草木纹、云状纹、羽状纹、鸟状纹等多类纹样,有的通身布满纹形,显示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