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由道路建设导致的生境破碎化严重影响着区域景观的生态格局,定量表达道路修建造成的破碎化特征对生态系统管理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作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技术,定量分析了1995—2019年不同道路类型对区域景观连接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4年道路长度持续增加,2014—2019...  相似文献   
2.
深山忠魂———一个土家族护林人家的悲壮故事文/杨继松周满杨正文“一定要把林场办好”云头山座落在恩施州宣恩县南部,地势险恶,沟壑纵横,地势相对落差一千多米,当地百姓中素有“云头山上不见云,见了云头人没命,野兽嫌它坡太陡,鸟雀要飞绕道行”的说法。彭进成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发展迅速。本文采用均衡性指数、空间点模式分析和标准差椭圆法等计量地理学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以2008、2012、2016和2021年为关键年份节点,对2005年以来我国国家湿地公园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布局及其环境和社会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经历了萌芽起步、快速发展、飞速增长和稳定发展四个阶段,其空间分布由分散趋于凝聚,但该趋势的优势正逐渐下降,现已逐渐形成以鲁西南—鲁中、鄂南—湘北为主核心,浙北—苏南、关中为次核心的高密度面状聚集区;流域水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影响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人口密度和人均经济水平决定了不同区域对国家湿地公园的需求;在政策引导下,近20年来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正逐渐由“多数量”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