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西藏寄语 严承珍等香港三联书店1956年西藏之今昔 肖怡香港亚洲出版社196。年西藏自治 陈正祥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地理研究 中心研究报告33号1970年西藏九成以上的乡建立人民公社 香港朝阳出版社出版《新中国二十五年》 1975年2月论西藏问题 周祥光《再生》2卷1期 1950年20月西藏问题面面观 周昆田讲《大陆杂志》1卷12期 1950年12月西藏问题—联合中国同志会第十次座谈会纪要 《大陆杂志》1卷12期 1950年12月评西藏现实与世局—神秘的西藏一书评后 杜学知《民主中国》2卷4期 2951年5月西藏达赖和班禅 黎明《弘化月刊》7卷121期 1951年6月西…  相似文献   
2.
国外部分 1.十九世纪(1801一1900年) 从1820一1咫1年在中国蒙古地区旅行(圣彼得壁1824年) 亚洲论集(巴黎182这年该文竹页) 从古画中的摘录(l喀21尤公报219页,z凌1页1829年) 东方古历史与他们的王室(施密特圣彼得堡1829年) 根绝十方十恶的业绩,大有功勋的英雄格斯尔汗(圣彼得堡1836年) 蒙文文选(第2卷1936一19盯年347页) 功勋卓绝的圣者格斯尔王(施密特圣彼得堡1839年) 格斯尔汗的论文(爱尔施与格鲁伯的科学与艺术的通俗百科全书第I卷,64部分t856年米比锡340一344页) 小靴鞍的英雄史诗(圣彼得堡1959年20页) 亚洲文集(圣彼得堡帝国科学院通报…  相似文献   
3.
二、经济署四川总督锡奏拟请授案改设炉霍屯务片 锡良 见《东方杂志》第十二期1905年1月30日(光绪 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议办藏矿 见《重庆商务报》第九十九期(第四年第一九号) 1908年7月5日(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初七日)维持茶业;_二一,见《重庆商务报》第一百零八期(第四年第二十八 号)1908年9月6日(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十一日)驻藏帮办大臣奏亚东江孜噶大克三处拟开关设埠情形折 见《商务官报》己酉第十九期190,年8月10日(宣 统纪元年六月二十五日)论西藏金矿情形 (英)满克拉论著浮阳生译) 见《振华五日大事记》第五十一期1908年1月25 日(丁未…  相似文献   
4.
说明 1.本索引所收资料均系近、现代期刊部分,即自1840年(清道光三十九年)至1949年解放前国内出版的报刊中收集的。 2.本索引分政治、经济、史地、宗教、文化、语言文学、教育、风俗八类。 3.本索引著录项目为篇名、编著者、报刊号(期)及出版年、月、日。 4.为了使国内西藏学研究者能较全面系统地阅读了解国内近、现代西藏学研究的全貌,正反两种观点的资料均予收录,请读者在阅读参考时注意鉴别,有批判地使用。 5.本索引只供国内西藏学研究者参考。 6.因编写时间仓促,加之本人水平有限,本索引会存在许多缺点错误,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被喻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的藏文《大藏经》,是一部大型古典丛书。随着宗教文化的发展,藏区各地在元、明、清各代出现了各种雕版印刷的不同版本《大藏经》,它对于继承和发扬藏族古代文化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藏文《大藏经》的内容和卷帙 以德格版本为例,共326部,4,569种。该丛书由《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甘珠尔》,又称“正藏”,计有书籍1,108种,系噶举派僧人贡噶多杰在十四世纪时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回顾了青海民族学院图书馆 50年的发展历史 ,对其收藏文献特色、功能、作用及专业队伍建设状况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论藏文《大藏经》的版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藏族文化占有光辉灿烂的一页。被喻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的藏文《大藏经》,基本上包罗了藏族古代文化,它是藏族社会宗教文化发展的产物。藏文《大藏经》的产生和早期佛教传入藏族社会以及译经事业的发展又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国内《格萨尔王传》研究 (1941——1989年) 罗马凯撒与关羽在西藏韩(亻入)林成都华西大学杂志 2期 1941年30—37页: “蛮三国”初步介绍任乃强边政公论 4卷4、5、6合刊 1945年关于“藏三国”任乃强康导月刊 6卷9、10期 1945年关于格萨尔到中国之事任乃强康藏研究月刊12期1647年  相似文献   
9.
<正> 仁钦桑布于藏历绕迥纪元前(公元958年),生于西藏古格宁旺热特那地方。他和玛·雷必喜饶都是公元十世纪至十一世纪时,西藏佛教经典著名的翻译家。 仁钦桑布,自幼聪明过人,十三岁时就从意希桑布出家。后来被香雄王子意希沃看中,让他到克什米尔留学。同他一起去的二十一人中,由于不适应那里的气候环境,十九人染病而亡。他学习了七年后返回四藏。第二次到摩揭陀国留学。第三次又到克什米尔,据说他三次出国留学,先后从七十五位班智达学习佛典,几乎掌握了一切显密教义。回来时,又请许多印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自十三世纪初(公元1206年)进入青海以后,繁衍生息,长期以来和青海各族人民,特别是和藏族人民一起,在共同开发建设青海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在为实现“立下愚公志,开拓新青海!”宏伟奋斗目标时,不但要懂得青海的现在,而且要懂得青海的过去。因此,缟写了《青海蒙藏关系和蒙古族研究资料索引》一文,供研究者检索使用。为保持资料的全貌,正反两种观点的资料均辑录,请读者参考时慎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