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变形的 "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的人类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10月31日,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该馆是中国和挪威两国合作的文化建设项目之一,其目的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长角苗传统文化艺术。2000年7月间,笔者来到梭戛进行为期一周的田野考察,发现该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矛盾现象。4年之后,笔者再访梭戛,看到当年的矛盾现象不但没有得到化解,反而更加激化和突出,进而走向“变形”。对梭戛生态博物馆运作过程中存在矛盾作人类学的观察和总结,分析和探讨当今传统艺术保护的理论问题,具有十分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个小小的寨子,40来户人家,团在山脚下。村前是山,村后是山,远处也是山,一层层地延伸到云朵那边去,在无涯处形成了灰朦朦的一线。人是进不来的。要有,也只是由湖南那边来的补锅匠或劁猪匠,挑着行头,懒懒地叫唤着从田坝上走过。一条清明的山溪绕过村前,汇入八卦河,再往下,便是清水江,继而长江了。五月间涨了洪水,村里人就把杉木或松木放下小溪里,赶胡鸭似的一路赶着走,到下游的码头里拉上岸,堆成垛,等县林业站的人来检尺。  相似文献   
3.
潘年英 《中国民族》2014,(10):62-65
从剑河到磻溪的公路已由原来的黄泥土路改建为柏油路,但从磻溪到小广依然是泥土路,而且山道弯弯,泥泞难行,跟28年前一样。我和朋友是下午3点40分赶到小广的。刚走进村子,我们就遇到了几支男方前来接亲的队伍,恰好刚刚来到女方家门口,正准备进家了。  相似文献   
4.
侗族妇女是侗族文化的创造主体之一。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侗族妇女和侗族男子共同创造和浇灌着侗族文化的奇葩。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以及性别差异,侗族妇女的生活与文化,亦有其相对的独立品格和特性。把侗族妇女生活与妇女文化从整个侗族文化系统中,单独地剔出来进行分析和讨论,对我们进一步了解侗族文化的结构与特征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于2008年5月13日至17日在湘潭举行。文章从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从文化看文学、学科建设: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可能未来等三个方面对本届年会的交流论文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话语和方法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近年来颇受学术界青睐,学术成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国内学术的复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文学人类学的另一种类别和形式的“人类学文学”则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这种写作能体现学科的综合和打通优势,值得提倡和期待。  相似文献   
7.
文章评述了新近出版的王铭铭人类学著作──《消逝的繁荣》,认为它在“异地”与“本土”研究上有突破和收获,但其间仍然存在着“述而不著”的问题,这问题是人类学的“传统”,更是一种流行的“现实”,值得学界警惕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侗寨鼓楼是侗族地区特有的一种民族民俗建筑物.它具有造型美观、结构独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等特点.在我省南部侗族地区,几乎村村寨寨都有鼓楼,大的寨子多至四五座,鼓楼矗立,花桥横跨,干栏式的吊脚楼房鳞次栉比,构成侗寨特有的风光. 鼓楼建筑,是侗族人民聪明智慧的艺术结晶,是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上,它起着与侗族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功能.侗族人民利用鼓楼击鼓报信,摆古休息,聚众议事,  相似文献   
9.
当我把汽车从剑河县城开出来,走上沪昆高速公路,看到两边山坡上一片白雪茫茫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很是忐忑不安了。因为按计划,我要走的下一站是报京侗寨,这也是我整个寒假旅程的最后一站。这一站结束,我就直接返回湖南了——我原先的寒假旅程表中本来并没有报京侗寨。但是,就在我从湖南回到故乡贵州榕江后的第二天,即农历腊月二十五日,就传来报京侗寨被大火烧毁的消息。当时我就想立即赶往报京看看,但诸事纷繁,一直脱不开身,所以我把看望报京的时间安排到了最后。但我没想到最后这几天的天气却十分恶劣,整个中国南方大范围降温,贵州更是遭遇严重冰冻.很有点2008年冰灾的势头。  相似文献   
10.
大争论突然结束,硝烟未散的话语广场上只留下一些余怒未息的词汇,但也很快被潮水般涌来的新信息覆盖了。尘埃落定,一些东西在昭示人们:文学已然来到一个陌生而新鲜的时代——网络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