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佛教圣迹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河湟地区的佛教圣迹主要由佛寺、佛塔和佛教高僧的修行处等构成,这些圣迹不仅在河湟地区随处可见,而且在当地的口传文学中屡被传诵。在民间话语下的这些佛教圣迹无一例外地浸染着神圣、瑰丽、奇幻、灵性、特异等特征,这是表演者的刻意为之,目的是唤起民众对这些佛教圣迹的崇信和景仰。因之,河湟口传文学中的佛教圣迹浸透着浓浓的信仰色彩。  相似文献   
2.
河湟汉族答谢歌是一组程式化特征鲜明的婚礼仪式歌。其程式意义渗透在答谢歌的语言、句法、主题和结构等各个层面,每一层面的不同程式,对歌手的表演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相似文献   
3.
每一种亲属称谓制度都是建立在与其对应的某一婚姻家庭制度之上的。由于亲属称谓制度的变化要比婚姻家庭制度的更替缓慢的缘故,因而通过现行的大众化的亲属称谓制度就已很难恢复出人类历史上曾流行过的一些婚姻家庭制度。但是局部地域的“与众不同”的亲属称谓制度却能反照昔日存在过的某些婚制,青海海东地区汉族的父辈男性序称法等几例特殊的亲属称谓制度就能折射出不少现已不大采行或完全绝迹的婚姻家庭制度。  相似文献   
4.
道教信仰是河湟口承民俗中的一个常态主题。威严崇隆的神祗和道法高深的道士常被民间的故事歌手们反复说唱。无论是神仙道士,还是道山庙观,民间说唱者总是赋予其离奇、神性的元素,目的是引起民众广泛的关注,继而敬仰崇拜。道教在河湟地区的传播过程中,曾经历了与异质文化先对峙碰撞,后互融共生的历程,这种文化间的碰撞和交融在河湟口承民俗中亦有浓墨重彩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玉以其特有的珍异润朗、光洁清澈赢得了人们的钟爱和礼赞 ,因而在广大群体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尚玉意识。尚玉意识自古有之 ,在距今 2 50 0余年的《诗经·国风》中就有大量反映尚玉意识的篇章 ,其表现方式大致有三种 :即玉作饰物 ,玉作信 (礼 )物 ,玉作美洁物的喻体  相似文献   
6.
抢婚是人类社会某一历史阶段的产物.由于年代久远,这种婚姻形态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抢婚形式所具有的原生态的仪式及文化内涵如今在许多地区的婚俗中仍以不同方式保留着.青海河湟汉族婚俗中的闭户拒纳,藏匿物件;昏时嫁娶,挑灯引路;涂扮公公,妆抹"阿伯";酒酣设擂,拇战争胜等习俗惯制正是古抢婚文化的遗留.  相似文献   
7.
在婚俗不断新变的今天,河湟汉族婚俗中仍保留了浓郁的古风,主要表现为古代"六礼"的遗留、古冠礼的残存、"妇见"礼的保持及古代抢婚习俗的影踪等等.究其原因,是与河湟地区特殊的民俗语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自然、历史、文化三方面的语境.  相似文献   
8.
藏族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和多层次的。全面地把握我校藏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以此有针对性地开展无神论教育,对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河湟汉族婚礼歌中呈现的浓郁的信仰习俗,主要表现为对神灵的崇拜、对祖先的信仰以及对子嗣的迫切祈求等.  相似文献   
10.
谜语是一种以猜测某种事物为目的的韵文类口头作品。谜语除了其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等特点让人难以释怀外,它的地域乡土特征和语言文学特征同样引人入胜。综观青藏地区的谜语,其浓郁的乡土气息令人迷醉留恋,其隽永的文学意蕴耐人寻味,至于别开生面的藏族谜语更是夺人眼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