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在层层比较中作者们认为西北贫困民族聚居区学校体育具有总体比较落后、地域特征明显;观念比较陈旧、经费严重不足;民族特色突出、发展潜力较大;少数民族青少年为主体,多数以一课两操为支撑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经济的制约性,民族文化的多类型、多元化、多样性、亲和力等特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是由区域性封闭形式向广泛性全球化方向传播,并与其他民族体育和民族文化相融合,走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机遇与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音  任莲香 《兰州学刊》2004,(6):346-346,353
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直观预测、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多视角分析了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及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与随之而来的城镇社区的快速完善等给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还从城市社区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的价值取向、城市社区体育的参与者仍以老年人群为主的人口结构、城市社区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性等方面分析了新世纪我国城市体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任莲香教授的《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书是作者从事高校体育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的一个理论总结.20多年来,作者一直从事的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主要是球类专项,在认真负责、高质量地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她写作了大量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关系密切的论文,这既是其创造性教学工作的升华、反思与总结,也进一步促进其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人物个案研究难以深入的状况下,一部着眼于分析领袖与群体间人际关系的专著,以其独特的立意创新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流畅的文笔,而为读者瞩目。这就是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由萧致治教授主编的《领袖与群伦——黄兴与各方人物》。《领袖与群伦》是一本探讨辛亥革命时期以黄兴为中心的人际关系专著,也是研究辛亥时期人物群体的创新之作。主编者打破了就人物论人物的传统格局,着眼于从黄兴的人际关系中,探究其思想内涵和伟大风范,这无疑拓宽了黄兴研究的范围,也有助于辛亥革命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更为可贵的是,它开辟了历史人物研究的新途径——个体与群体间的关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西北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挑战,提出六大后发优势以增强发展信心,明确四大挑战以增强紧迫意识;提出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抢抓机遇、形成突破之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追求每一个人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社会,而体育文化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体育精神为社会公平、公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构建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其次体育文化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文化,有助于和谐文化建设;第三体育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优质资源,有助于提高社会和谐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9.
公共体育服务资源空间布局体系的科学构建是推动兰州新区公共服务重要的子成分,也是兰州新城市功能完善的重要推动力和公共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依据。构建兰州新区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空间布局指标评价体系,按照不同层级需求对公共体育服务集约化和均衡化进行规划,并运用特尔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加权处理,建立由两个目标层,6个准则层,15个指标层及30个初始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旨在指导兰州新区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合理进行空间布局,进一步增强兰州新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大学体育教育创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它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传统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着若干的问题,这就使得体育教育创新更加重要,原有的体育教育观念必须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学校得到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把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完美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