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实践“三严三实”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如何以其为标准加强作风建设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三严三实”的科学内涵,指出了“三严三实”是为加强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并研究了以“三严三实”为标准加强作风建设的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2.
尚坚乌黑,是中国人民打败沙俄侵略军的一个战场。由于史书记载不详,至今人们尚不能指出它的确切地点。本文对这个地点做些考证以便使这个被埋没的古战场,重现在人们面前,作为揭露老沙皇侵华的历史见证。从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起,一批批“沙皇匪帮”窜到我国黑龙江地区,“侵扰我边陲”。他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了当地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清政府镇守宁古塔昂邦章京萨尔虎达采取了必要而有效的防御措施:一是“操练士马,整备器械”,在松花江下游修筑防御工事,驻兵戍守;二是坚壁清野,把松花江下游居民向里迁  相似文献   
3.
巴尔达奇(齐)是清初我国达斡尔族的著名首领之一,世居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地方。1634年率部归顺皇太极,于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1649年(顺治六年),巴尔达奇携家来到北京,受封为阿思哈尼哈番(男爵)。1654年(顺治十一年)死于北京,清政府遣官致祭,镌石立碑。1976年4月,北京德胜门外大屯公社  相似文献   
4.
论清代满族四种社会群体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历史原因 ,满族出现一个散杂居的局面。虽然满族有着共同的民族认同 ,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满族社会群体 ,出现微有不同的现象 ,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民俗集团”。笔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 ,对全国的满族民俗事象 ,进行分类排比 ,始划分出四种社会群体 ,即留守群体、驻防群体、留守与驻防相结合的群体和屯垦群体 ,把散居全国的满族都囊括在内  相似文献   
5.
我们探讨任何社会制度,首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更为注意的是基于这种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分析所存在的各个阶级,从而断定其社会制度的性质。高句丽建国前后,农业生产已经相当发达,使用铁制工具进行农业生产。在这样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建立的生产关系,是领主与农奴的关系。农奴向领主缴纳“赋税”,实际上是实物地租。这是我们判断高句丽社会性质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满族     
满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二百四十余万,主要居住在我国东北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约占满族总人口的83%;其余星散杂居在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北  相似文献   
7.
皇太极是满族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处理满汉关系方面革除先汗弊政,奉行优待汉官与安抚汉民的政策,并优养生员,凸显出政治家的风范,极大地缓和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稳定了社会的安宁,促进了后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清朝统一全国后,八旗军队一部分“拱卫皇居”,另一部分派到全国各战略要地驻守,从而造成满族散居全国的局面。由于满族人口的“机械变动”,便自然形成了几部分群体。若以进关与未进关作为界限的话,则未进关的少部分人称为留守群体;进关的大部分人叫作驻防群体;从北京调回到辽宁的八旗兵与少数留守人员混住在一起,形成留守与驻防相结合的群体;乾嘉年间,为了动员在京闲散旗人到拉林、阿城和双城等地屯垦,从而出现了屯垦群体。我们划分这四种社会群体,便将散居全国各地的满族都囊括在内,并且可以看出各个社会群体的特点,对于研究满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调查研究希望了解某大学学生的娱乐文化产品消费状况,并试图以购买DVD和进电影院的次数两个变量为参照来描述此状况.  相似文献   
10.
狄考文夫妇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登州创办蒙养学堂,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后来发展为登州文会馆.文会馆在办学过程中,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目标和德育教育上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新模式,从而对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