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阳玉平(以下简称阳):赵老师,我们知道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成果颇丰,为民族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您当初是怎么选择民族文学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呢?是不是因为自己是少数民族的缘故?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研究.您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尼山萨满》传说不仅在满族人民中间流传,而且在其他东北少数民族中也有流传。达斡尔族的《尼桑萨满》传说、赫哲族的《一新萨满》传说、鄂温克族的《尼桑萨满》传说以及鄂伦春族《万能的萨满——恩都利萨满》的传说都是相类似的传说。为什么同一传说在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的祖上曾锡远,早在后金时期就加入了满洲族籍,隶属满洲正白旗.到了曹雪芹这一代,曹家已经在满族中生活了100多年,满族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曹家的方方面面.不论从曹雪芹自身,还是从其著作<红楼梦>中都可以找到与满族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曹雪芹应该是满化了的汉族人,也可以说就是满族人.  相似文献   
4.
《正红旗下》民俗文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旗下》是老舍先生直接描写满族生活的作品,其满族民俗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其中,语言习俗方面的满语遗存,北京话的运用,与骑射习俗有关的八旗制度,辫子、旗袍等服饰习俗,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称谓、礼仪、育儿等方面的习俗,尤为突出。这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不但记录了他早年的生活,更倾注了他对自己民族的全部热情。  相似文献   
5.
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满族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灿烂文化。早在唐代,满族先人靺鞨人就创造了“渤海文化”;在公元13、14世纪,满族先人女真人也曾创造金代女真文化;自清以来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满族文化是发展的鼎盛阶段。清代满族中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军事家、语言学家、文  相似文献   
6.
陈永春博士的专著《科尔沁萨满神歌审美研究》,作为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项目之一,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科尔沁萨满文化以其原始性和活态化而闻名于世,其萨满神歌更有着无限的生命力,一直唱响在科尔沁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科尔沁萨满神歌审美研究》一书,在广泛收集蒙古族科尔沁萨满神歌资料的基础上,注重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材料。对于一些仍然活跃在草原上的萨满及其仪式进行了实地考察,进而从文学审美视角对科尔沁萨满神歌进行了研究。本书将  相似文献   
7.
清代满族诗人英和(1771-1840),姓索绰络氏,字树琴,号煦斋,满洲正白旗人,礼部尚书德保之子。乾隆三十六年(1771)生于广州,8岁随父至京。乾隆五十八年(1793)中进士,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为官,历任吏、户、礼、理藩院等部院侍郎,八旗都统、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土、军机大臣等职。道光八年(1828)因监修孝穆皇后陵工程不坚一案,被革职查办,与其二子奎照、奎耀一起发往黑龙江卜魁城(今齐齐哈尔)。三年后赦还京城,道光二十年(1840)病故,终年7O岁。著有《恩福堂笔记》、《恩福堂诗钞》、颂扬集》等。《卜魁集提英和被…  相似文献   
8.
论满语文在满学研究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变迁,满语文已经失去了它往日的地位,而渐渐地被人忘却。然而,有清一代300年为我们留下的大量满文档案和文献,却提醒人们不可忽视满语文在满族历史、满族文学、满族宗教、满族民俗及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研究领域的历史作用。本文试就满语文在满学研究中的地位问题阐述自己的浅识,以求得更多的人重视满语文。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部开发实际上是民族地区的开发,不仅是经济的开发,还包括文化的开发。而少数民族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文学在西部文化建设中,在西部旅游开发中,在保留西部传统文化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主席借了黄瓜还萝卜有一次,主席找到翟白元和另外两名战士,要他们给办公的窑洞另开一个门。按照主席的意思,翟白元便动工修门。快到中午的时候,炊事员老周神秘兮兮来了,告诉翟白元:"有好事,主席请你们吃饭!"战士们深知主席的粮食也是限量供应,请两三个大肚汉吃一顿就肯定不够吃了,于是,另两名战士便悄悄溜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