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7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湘西的桥     
<正>在湘西的崇山峻岭之间,在那犹如苗家花带的溪河之上,最令我难忘的是横架在其间的各种各样的桥,那古朴,那纤秀,那壮美,那时尚,如弯钩、像彩虹,似长龙卧波,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中。  相似文献   
2.
下山棋     
提起棋类,人们自然知道有象棋、围棋、军棋、跳棋,然而,在湖南省湘西吉首的苗族聚居的山区,有一种独特的棋类——山棋。下山棋,是苗族人民的一项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在苗寨,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会下山棋,成为他们歇脚休息的最好娱乐。赶场天在路边、在溪旁、在山坳歇担时,苗族人们喜欢随手拾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一“”形,两人蹲下来就可拉开战幕。对弈时,你放一草,我下一石;我隔断你的子,你拆除我的“锤”;  相似文献   
3.
亲亲油茶树     
陈万永 《民族论坛》2013,(11):64-65
舒展着发芽的枝条,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像一把把苗家的勾勾伞覆盖在湘西的山山岭岭,这就是我心中最美的树——油茶树。  相似文献   
4.
陈万永 《民族论坛》2003,(10):17-19
绵延起伏的武陵山脉,不仅造就了湘西奇特秀丽的山水风光,而且孕育了山里人与命运抗争的不屈性格。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为了战胜贫困与落后,州府所在地吉首军分区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同全州各族人民一起,打响了一场又一场消灭贫困的“世纪之战”。“扶贫引水”、“扶贫建房”,一个又一个战役轰轰烈烈,硕果累累。1998年底,“扶贫司令”彭楚政调离湘西,一晃四年过去了。四年多来,吉首军分区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继续高举扶贫开发大旗,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把湘西州的扶贫开发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稳定脱贫奔小康”的远景图画已冲破层…  相似文献   
5.
湘西的桥     
在湘西的崇山峻岭之间,在那犹如苗家花带的溪河之上,最令我难:忘的是横架在其间的各种各样的桥,那古朴,那纤秀,那壮美,那时尚,如弯钩、像彩虹,似长龙卧波,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中。  相似文献   
6.
针对武陵山片区各地的各项民族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有着一个共同点,即总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加快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但在具体的政策措施上存在一些差别,各有千秋。比较分析片区各地优惠政策,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好作法好经验,对促进湘西州研究争取和落实优惠政策,优化湘西州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政策环境,最终促进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位湘西土家族老人与安徽凤阳的汉族母亲,阔别六十二年以后终于重逢,归益于改革开放年代带来的好运。其分离之痛苦,相思之悲壮,令天下人为之动容。这种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浸泡的骨肉亲情,深刻地昭示着人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普通的家庭,分离就是悲剧。去年元月间日这天,是个不寻常的日子。一封来自安徽省凤阳县门台镇申台村的信件越过千山万水,飞到了湖南湘西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手上。老人名叫罗兴均,是吉首市吉首乡雅溪村人。他惊奇地拆开信件,发现写信的人竟是自己60多年来朝思暮想的母亲,这简直是奇迹!罗兴均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