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6篇
丛书文集   17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晗 《中国民族》2020,(2):147-147
这些年走南闯北,对全国各地的地域文化有了些许了解。在我看来,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楚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底色。楚乃"战国七雄"之一,而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形成期,吴越的隐忍、燕赵的慷慨、齐鲁的宽厚……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今天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基因序列。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一位客居美国的朋友打越洋电话慰问我:虽然湖北这次是重灾区,但是感觉你们湖北人好了不起。  相似文献   
2.
韩晗 《民族论坛》2006,(9):16-19
今夏,我一边熬夜看德国柏林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一边脑袋飞转地上班甚至加班为自己九月的专题做策划、约稿、组稿、编稿工作。  相似文献   
3.
7年前,我带着走万里路的雄心壮志,竟然跑到了缅甸北部的腊戍(Lashio)——这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之一,据说当年新维蜡戍战役留下的弹坑依然还在,满街的小店里播放的都是中国的电视剧DVD,街上卖的杂货,一半是中国六七十年代的工业产品,如铝壳保温瓶、军用水壶与搪瓷盆之类,另一半就是一些国际品牌在泰国、越南等地代加工的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文学”是本文所提出并强调的一个概念,旨在审理当下中国文学所存在的双重危机——叙事性危机与表象性危机.从学理上讲,这双重危机实际上是对文学本质的扭曲与变形,当务之急是以文学传播中的“媒介”为着眼点,寻求解决此双重危机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张光年晚年思想的转变为支点,从史料的角度分析了张光年在向阳湖劳改期间心态、情感的变化以及这些何以成为其晚年思想转变的动因。在分析的过程中认为,正是向阳湖的劳改经历,使得张光年有了切实重新认识人生、升华自我的动力,这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思想转变的主要动因。张光年作为一个研究个案,反映了向阳湖文化研究之于其他同时代作家晚年的思想转变,亦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天人合一     
韩晗 《民族论坛》2006,(1):18-19
(一)我在写作之前一直在研究历史,关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学家,我鼓吹的只有四个人。首推史学大师范文澜。范文澜先生一部《中国通史简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一部传奇;其次则是史学泰斗钱穆,钱先生的《中国史学名著》煌煌数万言,上至夏商,下迄民国,指点经典,激扬文字,多少兴衰一一道来;屈居第三则是一代宗师吴于廑,吴先生的治学作风与文化底蕴可谓是厚积薄发,对于世界史的研究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集大成者;排在第四位的则是以一部600万字的《云南史料丛刊》而在当年的国际学术界引起巨澜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方先生任教云南大学,被同行称…  相似文献   
7.
韩晗 《民族论坛》2006,(9):17-19
现在写有关戏剧的文字,无疑是沉重的。因为很难说现在还有哪些青年懂得欣赏戏剧,无论是《阿依达》在上海的狂热,还是《天花与热狗》在北京的受追捧,抑或是国粹《窦娥冤》在国内巡回演出的萧条,热闹或萧条的表象下,戏剧都无法获得它所需要的来自受众的滋养。另一个类似的沉重事实是,从事中国戏剧研究的青年学者几乎占整个戏剧学者群体的一大半,但他们的研究倾向大多偏向了电影、音乐与小说评论。但无论怎样的现实景况,我们都无法不深情地注视戏剧这门人类历史上最为悠久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8.
从史料的角度分析了20世纪捷克科学技术对华转移的内容与特征。以上海闸北水电公司、沈阳中捷友谊厂及对拔佳公司的皮革技术引进为观照对象,结合赴捷中国留学生如何作为捷克科学技术的对华转移的主体进行综合研究,认为20世纪捷克科学技术的对华转移主要建立在捷克的强势领域之上,并且不带政治附加条件等。并进一步认为,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捷克科学技术对华转移将会走向双向与多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苏雪林的《中国文学史略》、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与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等三部新文学史著述为研究对象,解读早期新文学研究者们如何在不同视角下建立自己的"五四"观。研究表明,就"五四"的发生而言,苏雪林认为西方思潮对中国人生活形态的影响应是主要因素,而胡适敏锐地从古文向白话文的转换入手,认同"语言"革命是"文学"革命、"文化"革命之先声,周作人则更多倾向于"言志"这一传统诗学精神在社会变革期的反映,认为"五四"与明代文学革命运动如出一脉。三种不同的"五四"观,实际上反映了早期新文学研究者们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如何用自己的眼光来审理"五四"这一学术命题。这反映了"五四"所产生的动因乃是"启蒙性"而不是"革命性"的,无论同时代人如何解读"五四",其出发点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启蒙",苏雪林对于"五四"发生之解读,在更高层次上囊括了胡、周二论,是相对全面的。最后,笔者进一步总结,发现"五四"的深层次意义在于,促进了白话文与大众传媒的普及进而导致政治现代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韩晗 《东岳论丛》2024,(2):50-55
工业遗产再利用是人类在工业化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强调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再利用可以充实新型工业化的文化路径这一关键路径,并在传承工业精神、延续工业文脉与重塑工业美学这三个方面为服务新型工业化进程赋予了重要的意识形态基础。从服务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路径的实现机制包括两个向度,一是依托场景再造让公众感知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价值及其时代意义;二是通过文化创新全面赋能工业遗产再利用,从而使之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扮演积极角色。工业遗产再利用在上述两个向度中皆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