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京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据一九八二年统计,共有九千余人,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公社。历来民族史学界对京族看法不一,存疑殊多。笔者拟就京族的源流、社会性质及其对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贡献诸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瑶族农村公社是由父系家族公社逐渐发展而来的。个体家庭私有财产的出现和发展,人口的蕃衍,以及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使得瑶族被迫进行频繁的迁徙,从而使不同家族的成员杂居在一起。以地缘为纽带的村寨组织冲破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公社的界限,形成了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逐渐由家族公有转为村社公有。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瑶族农村公社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私有制同时并存。适应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这种二重性,瑶族社会产生了相应的社会组织形式。由于瑶族超越了奴隶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农村公社特有的地域性社会组织形式和二重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得以长期依存于封建社会,但已发生了质的蜕变。  相似文献   
3.
读了《粤北瑶族历史的一些资料》一文(见《学术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三期),有些不同看法。认为要解决粤北瑶族来源的问题,必须先解决瑶族的原始居地问题。但是,由于瑶族历史悠久、迁徙频繁、居住分散、语言复杂、称谓颇多,造成我国史籍记载较为混乱,给研究这一问题的民族史学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史学界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源于“长沙、武陵蛮”,原始居地在今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也有人认为在湖南的大部分和湖北、四川、贵州、江西、安徽、陕西等省的部分地区①;另一种认为源于“五溪蛮”,原始居地在今湖南、贵州之间②;第三种意见认为源于“山越”,原始居地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和南京十宝店(一作  相似文献   
4.
人类经历过漫长的原始游群生活和血缘家庭公社以后,进入到氏族公社时期。而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这一革命在文化民族中是怎样和在何时发生的,我们毫无所知。它是完全属于史前时代的事”。在这一革命过程中,人类又经历过群婚和对偶婚的发展阶段,才逐渐进入到父权制统治下的一夫一妻制家庭。人类家庭形态的发展,虽为经济发展所决定而有共同的发展规律,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但由于一些民族因周围先进或落后民族的影响,因此产生了家庭形态发展的不平衡性,使群婚、对偶婚家庭以变异或残存形态长期存在于阶级社会里。正因为如此,直到解放前,散居于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五省(区) 的瑶族,虽然普遍进入了一夫一妻为基本经济单位的婚姻形态,但还保留有较为突出的原始社会的婚姻遗俗。本文拟从瑶族的民间故事传说、通婚范围、转房制,舅权、抢婚、不落夫家等几个方面,谈谈瑶族的几种婚姻形态。  相似文献   
5.
人口:5800人分布: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在我国南海的北部湾内,珍珠港边,有巫头、山心、(氵万)尾8个岛屿鼎足而立,就象3颗闪光的珍珠,镶嵌在碧水浩淼的南海之上。京族人口的70%居住在这里,故有“京族三岛”之称。三岛总面积约22平方公里,居住着防城(东兴)各族自治县江平公社的8个大队。北部湾是我国著名的渔场。鱼、虾、蟹、贝等海产品很丰富。京族人民一向以捕鱼为生,兼营农、盐业。根据(氵万)尾岛的“村约”和“哈亭”碑记的记载,京族的祖先原在北部湾沿海一带,过着漂泊不定的捕鱼生活。大约在4百年前,因追逐鱼群而漂流到三岛。当时,这里是无人居住的荒凉小岛,  相似文献   
6.
来函摘登     
编辑同志: 读了刘先照、韦世明二同志的《少数民族对建设和保卫祖国边疆的历史贡献》一文(见《中央民族学院学报》一九七八年第三期),受教益非浅。不过,在涉及广西的地理方舆方面,尚有不确之处。例如,经查对史籍,马山、都安二县不在“右江溪山洞地  相似文献   
7.
仫佬族是我国南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人口有七万多,分布在广西的罗城、柳城、忻城、宜山和贵州的麻江、福泉、凯里、荔波等县;而罗城县就有六万多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左右。仫佬族的名称,晋代称“濮僚”,南北朝称“木笼僚”,宋代称“穆佬”,元代称“木娄族”,明清时称“狇狫”、“木佬”、“姆佬”、“木老苗”、“伶”、“伶人”等等。解放后正式定名为仫佬族。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侗族、毛难族语言非常接近,也有部分词汇与壮语相同。关于仫佬族族源问题,由于史籍没有明确记述,所以迄今史学界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见  相似文献   
8.
瑶族居住在我国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等五省(区)的一百五十多个县(市),共有一百二十五万多人。关于瑶族族源问题,古今中外的史学工作者曾作过了大量的研究,也写过不少的专论,但是,看法不仅不统一,而且分歧似乎越来越大。以前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源于“长沙、武陵蛮”;另一种认为源于“五溪蛮”;第三种认为源于“山越”。近年来又出现了“多元论”,认为瑶族应包括以上三种来源。本文拟将自己在最近参加《瑶族简史》一书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向同志们求教。  相似文献   
9.
位于桂中偏东的大瑶山,山高谷深,峰峦迭嶂,形成了与山外隔离的天然屏障,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分而治之".直到建国前夕,仍被修仁、荔浦、蒙山、平南、桂平、武宣、象州等七个县分割统治.然而,这块带有神奇色彩的瑶族聚居区,自古以来,一直保留有一套具有浓厚的原始民主色彩的习惯法(又称"习惯道德"),并仰赖着这些习惯法,不仅把大瑶山社会治理得有条不紊、民风淳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而且把五  相似文献   
10.
在广西金秀瑶族山区,循着山间小路行走,间或有阵阵山风夹着缕缕微香迎面扑来,让人心醉神迷。这微香,就是苓香草放出的香味。在金秀山区,无处不有香草,无处不飘着芳草的幽香。如果说这里是芳香的世界,也许不算过分吧。瑶族同胞种植香草有悠久的历史。而金秀瑶山的香草,据说是从贵州瑶区传过来的。相传,金秀瑶族同胞祖先本居贵州“苓香山”,苓香山产香草,名之日“苓香草”。在民族压迫的旧社会,苓香山部分瑶民因不堪其苦,辗转迁徙,落居金秀山区,苓香草的种子也随之而来,落地生根。从此,金秀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