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自从兴起以来,就得到来华西人的关注,传教士安献令就是其中一位,民国6年,他在甘肃兰州皋兰县监狱里无意间遇到了被关押的西道堂第四任教长敏志道,通过与之交流,由此产生了对西道堂的研究兴趣。他不仅记录了马启西创建西道堂的经历、西道堂抵抗白朗的过程和敏志道等在监狱的实际情形,而且将所见所闻告知了来中国西北的传教士同行,引发了他们的高度重视,成为中、西方研究西道堂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马邻翼先生的著作《伊斯兰教概论》的研究是忽略的,每当提及民国时期伊斯兰教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金吉堂先生的《中国回教史研究》(1935年北平成达师范出版部出版发行);傅统先先生的《中国回教史》(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马以愚先生的《中国回教史鉴》(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白寿彝先生的《中国回教小史》(194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等。从中国伊斯兰教史的角度来说,这四部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理论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在学术界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3.
马景 《回族研究》2015,(2):14-21
青年时代的白寿彝先生就意识到设立伊斯兰文化研究机关的重要性,及至抵达昆明以后,联合学人发起成立伊斯兰文化学会,致力于伊斯兰教典籍的研究和翻译。本文拟从文献资料入手,结合已有的研究,对学术界关于中国回教文化学会的说法作出回应,进而就伊斯兰文化学会成立的时间、地点、人物、学术活动作进一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受阿拉伯半岛万哈卜宗教革新思潮的影响,在穆斯林聚居的西北地区,以马万福为首的一些穆斯林创立了一个新的教派——伊赫瓦尼,提出了“凭经立教,遵经革俗”的主张,中国穆斯林又一次掀起了认识和学习伊斯兰的高潮,遭到了格底目派和其他门宦的强烈反对和攻击。该派快速发展的原因将是本文要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马景  杨燕 《回族研究》2013,(1):24-33
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白寿彝先生开始关注和研究小儿锦的时间是1952年。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的伊斯兰教史研究中,他已经开始涉及中国穆斯林民间使用广泛的小儿锦。民国26年(1937年),他在《申报》上发表的《从"小锦"说到边疆教育上的文字问题》一文是目前发现学术界对小儿锦最早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本文以第一手的资料为基础,结合已有的零星研究,就白寿彝先生对小儿锦研究的缘起、重要价值、推广使用的可能性以及社会反响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以期拓宽白寿彝的伊斯兰教研究历程。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传播与发展的文化载体,那么支撑和维护这个文化载体的重要基础--寺院经济就尤为重要了,它是宗教信仰发展的产物,清真寺寺院经济的状况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伊斯兰教的兴衰过程.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的清真寺寺院经济的收入、支出、管理等方面展开调查,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力图对这一特殊的行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便更深刻地认识清真寺的经济功能对都市穆斯林及穆斯林社区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穆斯林的经堂教育过去不重视圣训的学习,所以,圣训在我国的研究和翻译起步比较晚,随着中国穆斯林学者广泛接触圣训,才有了圣训的翻译。本文试图把20世纪以来民间和官方出版的汉译本“圣训”的特点、翻译的意义作全面介绍,同时也指出这些汉译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希望引起各界穆斯林及伊斯兰教研究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8.
马景 《回族研究》2011,(2):45-53
马君实作为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师、汉文译著家之一,学术界很少对其有独立的研究。一般认为他是王岱舆的弟子,直到《经学系传谱》一书出版以后,认为他是王岱舆的老师。由此引发了学术界的争鸣,至今未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新发现的资料,对马君实的生平和著述作一个初步的考证,以请教方家。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基于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宣教活动的成功,基督教传教士将福音的传教对象指向了云南回族。当时的云南回族曾积极地回应了基督教传教士,其中著名经师马联元的回应之作《辨理明证语录》较为典型。《辨理明证语录》一书影响了云南和全国的回族社会,也影响了基督教传教士。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变化,新思想的传入,知识水平的提升等因素,民国穆斯林学人发现了明清伊斯兰教汉文译著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这为他们继续著书立说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舆论支持。为此,他们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伊斯兰教做出新的阐释和译介,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汉语伊斯兰教文献,从一个层面推动了民国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的兴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