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孔子和“六经”的关系,是研究古代史与古代哲学的人所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孔子与《诗》、《书》、《礼》、《乐》的关系,《论语》里已经有确凿的证据。例如: ①“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 ②“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与?”(《阳货》) ③“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④“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述而》) 在孔子时代,诗、书、礼、乐四者恐早已成为当时学者的教学资料。虽然,我们还不能够从东周以后的金文中找出直接的证据来。但这四样,不仅仅是孔门后  相似文献   
2.
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合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叙论按照馬列主义的理论处理中国思想史上的问题,已經有《中国思想通史》这部大著作做我们的榜样,而且集中了一大批新的材料,对于写作中国思想史的新途径,有了很好的基础,这种贡献是很大的,而且路线是正确的。我这篇论文,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中国思想史上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天人合一”说。很明白的提出“天人合一”说的是西汉早期思想家董仲舒。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到:“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汉武帝因此就说:“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驗于今”。他们两人之间的问答,有总结封建前期思想史的作用。若就思想史的趋势说,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是倒退的,若就“有征于人”与“有驗于今”而言,仲舒的思想是能够切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的。在董仲舒以  相似文献   
3.
企业面试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节  萧鸣政 《人才瞭望》2006,(12):25-27
人才招聘面试,是企业日前使用频率最高的选拔工具之一,它的优点是:面试主考官有机会直接判断求职应聘人.而且可随时解惑答疑,考察应聘人是否热情忠诚、机智敏捷,还可以评估应聘人的情绪控制能力以及仪表等内外特征。鉴于此,99%的企业存进行人员招聘时都采用面试的方法,但许多企业由于没有系统地研究过面试方式的效果而对其缺点不甚了解或主观加以淡化.使人员招聘面试的优点难以充分体现。这就需要我们正视企业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面试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在人把老子五千言当作一个人的著作,并且以为就是礼记曾子问篇所说的,“孔子问礼子老聃”,那位老子所写的东西。我认为这样说法是有很大的问题,恐怕距离事实太远。这里面的理由,我以前在“老子考”里已经提得很多;现在还要按照这一方向,加以补充。至于和孔子同时,是  相似文献   
5.
古史分期问题,在近年集体编写中国通史教本的新形势下,又展开很热烈的讨论,这是很好的现象。我一向是同意西周封建社会说的,在1956--1957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继续发表过《西周的社会性质》-文。其中所提出的问题和阐说,似乎并未引起同志们的注意,现在把这些论点加以补充修正,再提出来向同志们请教。在最近两年来,主纺西周封建说的同志们中提出几个相当重要的论点,我以为是值得注意的。如唐天日同志:《关于古史分期讨论中的生产力水平问题》。(1960年10月18日文汇报)其次,束世澄同志:《论领主制社会是封建社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实践”一九五八年第十一期、一九五九年第二期登载了关于批判我的文章共有三篇,我很感谢批判者对我的帮助。通过批评,使我认识到我思想中那些有害成份,应该提高警惕,加以铲除;同时觉得有一些合理的成份,也需要坚持下去。究竟那些有害,那些合理,希望大家来讨论。  相似文献   
7.
孔丘的学问很切实近情,虽然是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思想,其中也很有许多优良的成分,足以批判地保存下来,作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有用之物。这一工作,也不能算是浪费精力。孔丘的思想,近来人把重点放在教育哲学方面,我认为是对的。孔丘教人从个人的修养人手,然后由教人进而治国,一步步深入,提高人类的文化水平。他的学问,以怎样应付人事作主体,所以也是兼政治和教育而言的,不能说他在政治方面的讲法和做法都是反动的。孟子说:  相似文献   
8.
荀子說:“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又說:“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这两段話,把墨学的精义說到了,同时也把墨学的毛病說出来了。孔学自然是既精到又圓融广大,但忽視群众的文化水平,不从具体的实际問題着手;所标榜的“仁”,不能使人人都做到。墨子刚刚来补充孔子这一缺点,所以总是拿一般問題作出发点,来齐一群众的行动,向一个比較簡单、容易见功效的目标前进。墨学所談的,总是最普遍而又是最切要的实际問題,不十分作精細的分析。孔子的意思,先要教大家都做好人,然后才有好国家。墨子則訣为先要有一个好国家,然后每个人才有做好人的机会。孔学的出发点是家族,但要求每个人行为先有一定的准則,才能出现好家族。墨学的出发点是社会,先要把这个社会控制住了,善人才能畅行其善政。墨子的切要問題有三个,他名之为“三患”。这“三患”就是:  相似文献   
9.
现在所談的是几个研究历史和哲学等等方面的具体問題。虽然是个別問題,也可“以偏概全”,“一隅三反”。首先是說孔子的“仁”,我以为仁、义、礼、智,都是抽象的,倫理学上的名詞。孔子发现“仁”,好象牛頓发现万有引力一样。万有引力只能也用公式表示的抽象定律,只可以从各种不同的事实中表现出来。“仁”呢,也是从“自古及今”,人类社会上各种具体事件中  相似文献   
10.
刘节 《百姓生活》2013,(10):71-71
第一招是看断面。像何首鸟这样的块状药材,正品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质峰硬,断面一样也为棕褐色或黑色。而染色品表面呈黑色,断面颜色明显浅于表面,不呈角质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