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近代实学教育的典范是上海格致书院,从他的创办者及其办学理念和办学过程中充分反映了近代中国对实学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格致书院的发展历程来分析其在培养近代人才、传播西学上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空间语言中的“BAR”效应及其课堂应用吴建章,马文采,熊家源人体语言亦称无声语言,是人们的思想、态度和愿望等在有声语言以外领域的反映。其内容包括空间语言、身势语言、颜色语言和时间语言等.空间语言属于人体语言的范畴,是人类利用空间来表达某种思想信息的一...  相似文献   
3.
从对2005年至2014年我国转化医学政策研究相关文献的综述来看,近十年我国转化医学政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理念意识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机制与激励政策、转化平台构建与协作机制以及国际政策分析研究等。在回顾与综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转化医学政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我国转化医学政策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18 5 3— 185 5年的上海小刀会起义 ,打破了租界早期“华洋分居”的格局。“华洋杂居”局面的形成 ,推动了各国商人的租地活动 ,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房地产业在租界的兴起 ,标志着租界房地产业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5.
6.
本文运用空间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尝试着将讲桌附近的区域划分强势、次强和平势几种位置。当教师身处上述三种位置时,这些位置起着衬托、强化和补充教师有声语言的作用,从空间上反映出讲授内容的主次轻重及教师对所授内容的态度。同时,随着授课内容的需要,教师在不同位置之间有意识、有规律地移动,这便形成了课堂鲜明的空间节奏。  相似文献   
7.
一、“BAR”效应的定义及内涵 人们在社会中的交际交流不仅仅依赖有声语言,同时还大量地使用着无声的语言,如表情、举止,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等。这种无声语言的使用(或称非语言交流)不仅仅作为有声语言的衬托和辅助,许多时候和许多场合它们都独立地、明确地表述出人们的意愿和情感。在非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使用较为频繁的是空间语言。在空间语言的使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在某些特定的场合置放一段栏杆、几节柜台或一张桌子,这些栏杆、柜台和桌子及切割出的空间便有着明确的语言和特定含义。它们清晰地表现出人们的空间关系,有力地维持着由这种空间关系产生的秩序,并把相关的人群一分为二,成为对立的双方。我们把这种屡见不鲜的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BAR”效应。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医学科学发展、人类健康共同体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等角度诠释了加强医学留学生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基于对医学院校留学生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现状的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有:理念缺失;课程建设滞后,师资力量配备不全;考评机制缺乏等。进而立足实际,从四个方面提出医学院校留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路径设想:树立国际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理念;创新留学生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机制;创新医学人文精神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医学人文精神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