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形态、性质和秘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劳动形式发生变化,人与人的关系被异化为物与物的关系,拜物教呈现为技术和数字拜物教等新形态,对社会尤其是人文精神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人文精神在人工智能时代受到数字拜物教的影响呈现出一些异化现象,具体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自我精神的异化。基于此,对于人文精神疏离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出应有的时代回应。  相似文献   
2.
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校园安全关系到高校、学生、教职工以及家庭和社会多方面.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势在必行,我国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理念狭隘,教育缺位,管理机构和综合协调机制缺失以及心理干预不到位.笔者结合美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经验,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分析研究我国高校平安校园建设,提出完善对策:更新理念,加强心理干预,进行”平安校园建设”教育,建立高校危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4.
物与物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哲学概念。与西方哲学对“物”的认识论阐释理路不同,中国哲学思想对“物”的诠释则主要立足于生存论视域。“物”的问题与“物质文化”问题的实质不是“物”或“物质”本身的问题,而是“文化”问题,即文化哲学问题。无论我们对“财富”“利益”等“物”观念乃至“物质文化”作何不屑状,“利益差序格局”事实上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结构的主要特征,必须正视之、研究之。  相似文献   
5.
以青训营为案例,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探寻基层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如何通过治理共同体的建构运行实现多元共治。研究认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共同体是多元共治转型的路径选择。基层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共同体以公共利益凝聚共识,以政府为主导整合吸纳多元主体,绘制网络结构;依托公共体育场馆构筑集体行动公共空间;通过政府机制引领兜底、利益共享机制激励聚合,以及群众的认同和支持,促成多元主体集体行动持续开展。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共同体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转型提供了积极的理论启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