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晏杰雄博士《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致力于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专题性和系统性研究,其立意高远,见解深刻,新意迭出,对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具有开创性贡献,著作闪耀着独创性的思想光芒,其中爬梳整理的大量珍稀资料,也为以后的长篇小说文体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  相似文献   
2.
在新工科与大思政的课程建设背景下,本文针对土建类专业,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高校开展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实际情况,包括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对工程伦理的认知程度、认同程度、开展情况、期望建议四个方面。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普遍认同在专业课教学中应赋予工程伦理教育以重要地位,但现状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进而分析查找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建议,有待在实践中探索改进,以期为高校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提供借鉴,并促使学生重视职业伦理,培养其工程师的责任感和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全国36个样本市、县(区)的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为依据,选取了机构建设、制度建设、经费落实、计算机拥有量、人员配备、专职统计人员的比例以及文化程度等7项指标,在运用离散系数法测度中国地区乡镇统计建设综合水平的基础上,利用综合评价权重分析了乡镇统计建设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乡镇统计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宇焰  申思 《四川省情》2006,(12):34-35
我国国民储蓄率长期在40%以上,特别是近年来不断攀升,据有关部门估计2005年达到47%。是什么原因导致储蓄率长期居高不下呢?政府、企业、居民在储蓄中的比例与关系是怎样演变的?我们针对近年四川省国民储蓄变化情况,从国民经济核算和资金流量表的角度做了以下分析。对国民储蓄概念的理解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储蓄为国民可支配收入与总消费之差。国民可支配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之和,而总消费可分为住户(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若按部门划分,国民储蓄等于住户…  相似文献   
5.
谭仲池的《曾经沧海》是一部关于政治、爱情、命运的书,作者在诗一般温婉的语言包裹下书写了强烈的政治情怀,通过20世纪末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从政者的心路历程,对个体命运和生命本相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6.
申思 《社会科学论坛》2013,(10):241-244
现在社交网络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最重要的社交方式之一。只需轻点鼠标和敲击键盘,人们就可以在虚拟网络里扩展人脉、增进交流。但除了低成本和高效率,社交网络也带来了信息焦虑、网络依赖、价值观扭曲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探讨的就是社交网络对时下年轻人现实社交行为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旅游企业集团化经营的可实现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业涉及到吃、住、行、游、娱、购等诸多方面 ,较适宜集团化经营。这种经营模式通过批量采购、预定网络、无形资产的共享 ,实现功能化、网络化、品牌化。适合我国国情的旅游企业集团化模式主要有 :特许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相结合模式 ;资本经营模式 ;多元化经营模式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陕西省“秦创原”的推进,陕西高校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该文分析了陕西高校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和建议。研究发现:各院校在师资结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和培训机会等方面存在共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培养机制、健全激励机制和增加培训机会的建议。该研究为陕西高校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推动了“秦创原”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新世纪湖南诗歌研究,在湖南科技大学举行了著名诗人邹联安的诗歌研讨会,会议由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由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承办,湘潭市文学研究会协办。50余位专家、学者、作家、诗人以及期刊编辑出席了研讨会,大家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对邹联安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深入研讨,充分肯定了他对诗歌持之以恒的创作激情和他独具特色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0.
关于振兴豫菜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豫菜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后,形成了五味调和,质味适中等独有的特色,在中国烹任史上曾几度辉煌。然而时下我们不难发现,在河南餐饮业中川菜、粤菜馆满目皆是,豫菜馆却芳踪难觅。豫菜文化被尘封,中国八大菜系中豫菜已不在其列。有识之士应关注豫菜文化的命运。振兴豫菜文化,将大有益于振兴河南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