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古代官员终养制度由来已久,最早出现于西晋,为后世所沿袭.明朝建立后,统治者为提倡孝道,对该制度加以沿用和完善.由干政治、社会等因素制约,该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并非墨守成规,而是有所变通和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朝廷、当事官员的需要.当然,终养制度也存在一些漏洞,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转换与区域经济发展赵树国一、实施产业结构的转换与重约,是新时期匡域经济发展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在经济工作中将不可回避地面临着“两个转换”的艰巨任务:一个是经济体制的转换,即通过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体制和运行机...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代,济南地区城镇商业日趋繁荣,乡村商业也有所发展,大商人、高利贷者及专业商人纷纷出现,盐商势力强大。伴随着商业发展,奢侈品需求日益旺盛,各行业之间身份流动加速。济南地区逐步纳入到全国市场网络中。与此同时,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及耕读传家观念,不断延续和加强,最终影响到商业的发展。总之,明清济南商业之境遇,可以"繁荣遭遇束缚"六字概括。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以铁路运输组织学课程教学为例,在利用Flash动画运用于"铁路运输组织学"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所带来的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提高铁路运输组织学这门课程教学质量进行了的实践性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5.
关于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实践与思考赵树国乡镇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经济力量之一。然而,随着我国加快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新的形势发展,乡镇企业由于自身矛盾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变...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的纸箱包装机存在的占地面积大、设备昂贵及使用有局限性等问题,课题组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满足多种用途的纸箱包装机。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设计了纸板进给、纸箱成型、折页封口和成型输出等模块;介绍了不同模块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应用CATIA软件完成包装机的三维结构设计;介绍了包装机的硬件组成与控制原理:设计了应用于纸箱包装机的移动凸轮轮廓曲线,并通过CATIA软件对其进行了运动仿真分析,验证了凸轮轮廓的正确性。应用结果表明该包装机具有安全可靠、组合灵活等特点。课题组所设计的纸箱包装机械能够实现高效、安全及快速地包装。  相似文献   
7.
明朝内阁初创时期,阁臣成分复杂,除解缙、三杨等人外,还有一些次级阁臣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内阁事宜,王直即是其中之一。王直入阁既没有殿阁大学士的头衔,也没有奉明确的“入阁办事”诏谕,因此后世史家往往不将其视为阁臣。万历时人沈德符撰《王抑庵入阁》对此加以考辨。其实,明代内阁及阁臣的身份、地位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后世史家以身处时代之状况推及以前,所以对于特殊时期的一些事例,把握难免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8.
试论明清鲁中地区水神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以农业立国的中国,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产生了水神信仰。明清鲁中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其水神信仰具有地区和历史之特点,主要表现为:参与者广泛,神灵体系完备,祈雨行为功利化,政治、道德色彩浓厚、具有地域特色等,既对前代有所继承、发展,又与周边地区有所不同,这些无疑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明朝建国前后,倭寇大举入侵中国沿海,环渤海地区成为重灾区,直到永乐时期仍很严重。朱棣迁都北京后,环渤海地区海防地位凸显。为加强京畿海防,他采取各种措施,如敦促地方将士积极防御,派遣舟师巡海,命令海运将士剿倭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尤以望海埚一战影响最大。与此同时,他还在洪武海防建设的基础上,完善海防机构、设施,在渤海内部、地近京畿地区陆续添设了诸多卫所,并设置了海防营和备倭都司、备倭总兵官等,初步建立起区域协同作战体制,对后世海防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与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各级决策者和社会各界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城市社区建设问题。最近,我们就城市社区建设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一个既事关长远又非常紧迫的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发展和稳定的大局;(2)城市社区建设是一个制度创新、社会重构、城市工作格局调整的系统工程,已经超出了过去任何单个部门、单项工作的范畴,必须由城市党委、政府统一筹划,全面抓好;(3)各类城市对社区建设的探索还刚刚起步,有许多现实问题亟待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