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20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基于此,本文在“三教”视阈下对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三教”视阈下开展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必要性,其次分析“三教”视阈下的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现存问题,最后探讨“三教”视阈下的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策略,以期为高职护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经济利益格局的重塑,作为政策供给者的政府和作为政策核心反应者的非国有资本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参与主体。本文利用主观博弈理论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中政府和非国有资本两大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行为逻辑,并通过Matlab软件模拟不同初始状态下非国有资本策略选择受政府激励行为影响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受非国有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额外收益和政府激励成本的影响,当政府支持的激励力度较小时,"不参与"是非国有资本的最优策略。当政府支持的激励力度较大时,"参与"是非国有资本的最优策略。从政策层面推动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实现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在各自比较优势基础上发挥协同效应时,政府应进一步构建合理的政策制度,降低非国有资本的准入门槛,赋予非国有资本公平的进入机会,并推动资本间重组兼并,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以此降低混合所有制改革参与主体的交易成本和进入壁垒。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率先系统提出并倡导绿色治理的基础上,本文对绿色治理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借鉴一系列相关的规则、准则、法律法规等标准,构建了上市公司绿色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建立了绿色治理指数,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绿色治理状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绿色治理水平整体偏低,各维度各要素间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均衡,且在绿色治理发展中呈现"倒逼"的现状,重行为而轻结构机制建设。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绿色治理表现优于民营控股公司;上市金融机构绿色治理具有明显优势。从绿色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回归结果来看,绿色治理虽然不能带来短期利润,但却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长期价值,绿色治理水平高的公司获得了更高的成长能力、更低的风险承担水平、更为宽松的融资约束以及更高的长期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