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哲学家索洛维约夫(1853—1900)的万物统一哲学的基本宗旨是建立一种既包括世界的理想模式又包括人的行为原则的完整的世界观。他的万物统一哲学涉及的论题如下:经验论、唯理论和神秘主义的统一;精神本原和物质本原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根据索洛维约夫,单独的经验论、唯理论和神秘主义都是片面的,真正的哲学应该是三者的综合。单独的精神本原、物质本原也都是片面的,索菲亚一词才是灵与肉、心与物、精神本原与物质本原、观念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的完美结合。真、善、美三者通常是分别作为哲学、伦理学、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而出现的,实际上,三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三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利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测算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和发达国家以及和发展中国家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动因 ,着重探讨了规模经济、产业差异化、消费者偏好、跨国公司内部效应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因素 ,并简要提出了中国如何通过产业内贸易逐步提升动态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陈杨桂 《老年人》2007,(3):36-37
蔡锷,字松坡,湖南邵阳(旧称宝庆)人。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他们一个是讨袁护国元勋,一个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朱德生前曾多次提到蔡锷是自己早期革命生涯的导师。确实,中国历史上的这两位风云人物,相处时间虽只有5年多,却相互理解,相互倚重,建立了深厚的个人情谊。  相似文献   
4.
陈杨  张赫楠 《南方论刊》2008,(6):40-43,4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为长期以来的争论——我国是否应该有释明权,作出了回答。这项被大陆法系国家看重的概念,其内容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存在价值?在我国是如何被规定的?在我国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它是对法官权力的约束还是对法官权力限制的反弹?带着这样的疑问,作者进行了思考,并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5.
根本违约制度是现代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其构成要件的判断。本文对一些国家和国际立法关于根本违约构成要件的规定进行了考察,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的有关立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的投资可根据当时的利息率计算贴现值的方法进行决策.若需要用于投资的资本小于用期望收益算出的贴现值,则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则为明智的选择.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人力资本的合理有效的组合和采取激励政策和规则可以规避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人力资本投资的的载体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要想投资取得成功,除了借助经济学方法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外还要充分调动被投资者--"人"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拔河比赛吗? 生:(齐答)见过。 师:那么,我们班也来一场 怎么样? 生:(齐答)好!  相似文献   
8.
9.
以我国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和台湾中山大学为例,重点探讨了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与运行模式。通识教育不是专业以外的补充教育,而是建构专业基础的教育;通识课程不是浅化的专业课程,而是具有整合性与贯穿性的课程;通识课程不是在教有趣的东西,而是以学习者为本位,建构其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确立通识教育在大学基础与核心教育中的地位,统筹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与经营管理,培养基于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跨领域整合能力的人才,将对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对优质教育需求不断增加。许多人远渡重洋到美国、欧洲和日本,出国留学已经成为无数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的重要投资选择。据有关方面报道,目前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总数超过30万,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达到2.5万多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近几年,由于欧美国家学生签证越来越难以获得,因此,新加坡的留学热便悄然升温,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根据新中两地官方提供的最新数字显示,目前在新加坡求学的约5万名外国学生当中,约有1/3来自中国,在新加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来自中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