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4篇
统计学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10年(982~1992年)来,广东经济持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92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2293.54亿元,10年平均递增三名.3啪,财政收入222.64亿元,IO年平均递增20畅。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广东开放沿着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向内地辐射推进。1992年外商直接投资开业的“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达26万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广东人口的数五、素质和结构都相应地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恩人D持缤况长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广东省总人口为6282.97万人…  相似文献   
2.
科技统计通过对科技活动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科技活动成果行总结,来综合反映科技事业的发展规律,是制定科技政策、科技发展规划和进行科技管理的重要依据.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言,笔者认为,科技统计要  相似文献   
3.
“八五”期间,广东认真贯彻中央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坚持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层层签订“人口计划目标责任书”,不断强化人口考核工作,全面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活动,引导农民少生快富奔小康。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结构得以改善,人口素质得以提高,人口发展开始步入良性轨道。 一、总人口增长,控制在“八五”计划目标之内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镇化二元结构表现为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城镇化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衡量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非农化和城镇化是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问题。本文用广东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有关资料,对1990年“四普”以来广东人口非农化与城镇化现状作简要分析。 一、广东人口非农化与城镇化的特点 1.人口非农化速度加快,城镇化速度相对放慢 进入 90年代,广东经济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发展,特别是 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的推动下,广东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现了高速有效增长。1980~1990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3%,而1990~1994年则达到了20.2%。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也不断得到调整,非农产业发展很快,三次产业比重由1990年有26.1:39.9:34.0转变为16.4:50.4:33.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经济的发展给人口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人口非农化进程加快,人口城镇化也不断得到推进。1990年广东省非农业人口1477.31万人,1995年增长至2035.37万人,增加了 558.0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同期由23.51%提高至 29.77%,上升了 6.26个百分点。1990~1995年平均每年递增6.62%,比80年代的4.  相似文献   
5.
“八五”期间,广东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取得较大成效,表现为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人口控制工作成效显著 受第二次生育高峰惯性作用的影响,80年代末期起我省开始进入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1990年全省育龄妇女人数为1644.13万人,比 1982年净增 347.45万,育龄妇女占总人口比重由24.18%上升到25.90%,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高达632.05万,比“七五”早期增加近100万。“八五”中期,20—29岁妇女人数达历史最高点,接近670万,在育龄妇女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经过全省上下努力,广东顺利完成“八五”人口计划,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成效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