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在上海市S区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村居工作人员转变为村居社会工作者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村居社会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村居工作人员的职业转变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村居服务介入存在重要影响,并且与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服务领域呈现出复杂的相关关系.同时,通过多项回归检验和相对风险比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目前村居社会服务体系的多元主体格局对专业社工的介入存在积极影响,但村居社会工作者的"名实分离"导致了村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偏差,形成了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计划生育政策和社会急剧转型的双重影响下,“两边开门”的婚姻模式成为浙北地区农村家庭满足功能性需求的主要策略。“两边开门”的婚姻模式,不仅解决了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危机与宗祧延续问题,也为多子女家庭维持社会关系提供了可能。然而,“两边开门”婚姻模式的形成过程凸显出了较强的代际干预特征,即老年人通过代际权力安排着年轻夫妻的家庭生产关系与生活关系,形成了功能性家庭秩序。同时,老年人也试图通过资源传递形成代际关系的“施受平衡”,进而维持功能性家庭秩序。可是,在功能性家庭秩序的形成与维持过程中,以理性分工和功能组合为基础的“两边开门”婚姻模式,却蕴含着家庭关系的内在紧张。  相似文献   
3.
4.
张贯磊 《天府新论》2017,(2):107-114
老年人协会在当前的乡村治理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在豫东农村地区,老年人协会多属外生性组织,即由外部力量推动而形成,也由此带来了后续运作的动力缺失、权威继替困难等发展困境,形成了组织的“悬浮”状态。如何实现老年人协会的日常化转型,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老年人协会趋于“悬浮”的过程,也是老年人权威渐趋消解的过程。因此,它的转型可以从老人权威的重塑及权威常规化的角度出发,通过不同的权威型构实践,来探究外生性组织实现日常化运作的实践路径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