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MBA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商业活动的机会。在MBA与EMBA的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如何对商务活动进行分析,如何去解决商务活动在存在的问题,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将自己的观点简单而完善地表达出来等。过去我们处理问题靠的是自己的经验,而在MBA的学习过程中,教员会将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工具教会学员,这样在未来的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而这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工具都是未来成为企业家和高级经理人的必需。  相似文献   
2.
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 ,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以及收入差距的来源。结果表明 :(1)收入差距在迁移决策中起着显著作用。 (2 )在消除了样本选择性偏差的影响后 ,女性的城乡收入差距要高于男性。 (3)在男性的收入差距中 ,迁移者和非迁移者在素质上的差异占主导地位 ;而女性的收入差距主要决定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差别。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对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活动和收入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文章利用农村家庭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教育对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活动和收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教育能显著促进农村家庭对非农业活动的参与,但对农业活动的参与率基本不起作用,并且当文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家庭还有脱离农业经营的倾向。无论对于农业还是非农业,教育对收入的作用始终是正向的,而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上升。在非农业活动中,教育对劳务性活动参与的作用要高于对家庭非农业经营活动参与的作用。教育水平提高不仅能带来农村家庭收入的增长,而且还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农村收入分布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一项对湖北省西部山区农户调查的数据,研究农户参与非农业活动的决定因素。计量经济学分析的结果表明:(1)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构成了农户参与非农业活动的“拉力”;(2)较高的文化水平、邻近城镇和较发达的商品农业能促进农户参与非农业经营;(3)土地的短缺对非农业活动的参与构成了一种“推力”;(4)较好的土地质量能促使农户专注于农业经营,抑制其参与非农业的倾向;(5)非农户和纯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由非农业经营和农业经营的收益率的差异决定。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游-华中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及其战略选择辜胜阻,刘传江,李莹,贺军,黄顺祥,朱农(上接本刊第3期第25页)三、长江中游一华中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一)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的极化效应带动周围地区发展。90年代,长江中游-华中地区应抓住长江流域开...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人口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民人口环境容量是近年来在处理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问题,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的核心就是按照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力来适量安置移民。三峡水库淹没造成库区土地资源数量绝对减少和质量下降,增大了受淹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在土地承载力与农业人口之间形成较大的缺口。在目前条件下,应充分挖掘自然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潜力,提高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如:(1)严格控制耕地的非农业占用,充分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2)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生产力;(3)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4)加速开发利用名特优稀资源,发展地方优势经济;(5)大力发展二、三产业;(6)尽快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等。移民人口环境容量是近年来在处理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问题,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的核心就是按照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力来适量安置移民。三峡水库淹没造成库区土地资源数量绝对减少和质量下降,增大了受淹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在土地承载力与农业人口之间形成较大的缺口。在目前条件下,应充分挖掘自然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潜力,提高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如:(1)严格控制耕地的非农业占用,充分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潜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游─华中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及其战略选择辜胜阻,刘传江,李莹,贺军,黄顺祥,朱农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平等及其转换是绝大多数国家经济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与解决的意义不仅在于某一区域,更在于一国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工作-家庭文化、组织承诺与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社会交换和角色累积理论,探讨了工作-家庭文化、工作-家庭增益、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工作-家庭增益作为工作-家庭文化的三维度(上级支持、时间要求、职业顾虑)和组织承诺、离职倾向之间中介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南京、苏州、上海、北京的674名员工的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家庭增益在上级支持和组织承诺之间,时间要求和离职意向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作用,在职业顾虑和组织承诺之间;职业顾虑与离职意向之间存在着完全中介作用,而对于时间要求与组织承诺之间以及上级支持与离职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则没有得到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区域发展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指一定的地域范围。中国常用的区域划分有三种类型:一是两个地带的划分,即将全国分为沿海和内陆省区。沿海指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区、市,其它属于内陆。二是三个地带的划分。它将上述内地进一步细分为中部和西部,东南沿海不变。在内地,西部是新疆、宁夏、甘肃、青海、  相似文献   
10.
广东和韩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辜胜阻,朱农,钟水映,吴唯实深圳经过13年的开发建设,已从昔日荒凉的边睡小镇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兴城市,走过了亚洲“四小龙”从60年代开始的20余年所走过的历程。目前广东已确定了20年内赶上亚洲“四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