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西方哲学关于“历史解释”的方法论思考周建漳尽管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从未停止过在各种思维水平上对自身历史的理解和解释。但是,历史解释(HistoricalExplanation,也可译为“历史说明”)本身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升到方法论的层面加以全面反思...  相似文献   
2.
李雨 《职业时空》2009,5(1):152-153
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拖欠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仍然不断发生此种现象,其中原因多样。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应该在明确社会各界责任的前提之下,从法律、社会等角度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奇莱书》(包括《奇莱前书》和《奇莱后书》)被普遍认为是台湾作家杨牧先生的自传式散文。《奇莱前书》以海洋开篇,也以海洋结尾,“海洋”是杨牧最常书写的意象。无论在写作内容上,还是在整部自传散文的架构上,海洋在杨牧的笔下都占有重要位置。通过分析发现,海洋在文本中呈现出多个面向,它是杨牧家乡花莲的缩影,是乡愁的寄托,是人生的起点;它也是文学想象的开端,更是永恒的人生追求。此外,杨牧在散文的创作方面也表现出某些“海洋”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确处理搞活企业与加强宏观管理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前经济生活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深入改革,搞活企业,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放开搞活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正确政策。搞活企业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5.
论“超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验”(Transcendence)是一个重要然而人们却相当陌生的哲学概念。其重要性在于,它为我们把握社会存在的本质,刻划区别于经验实证科学的哲学人文科学的方法论特征,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范畴工具。因此,很有必要将其拈出,加以分析和阐释。一分析“超验”概念,不能不涉及“经验”(Expenence)。二者在内容上是互反的,但彼此有内在的辩证联系。所谓“经验”,在心理学上通常指“感官经验”,即人类以感觉、知觉、表象为内容的感性意识状态及其产物。哲学中引申到对象与思维的意义上,与人的感官感知相对应的外部存在即为“经验对象”或“经验实在”(这实际上包括了全部自然界与人的血肉之躯及社会存在的自然物  相似文献   
6.
一 石油工业系统自1979年开办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以来,已招收7届大专层次的电大学员共8366人,培养了5届毕业生共4000人,现有在校生4478人,为本系统成人高教在校生总数(13103人)的34.1%,占本系统成人高教大专层次在校生总人数(11080人)的40.4%。8年来,石油工业部在全国主要油田建立了15所市(地)一级的行业性电大分校(百人以上的工作站、班),现有专职教职工904人,其中专业教师有310人。  相似文献   
7.
在单一句子层面上史学与文学指实与纪虚之别不足以抹煞二者在文本层面上叙述的同构性,因此,文史关系并不像通常所以为的那么直截、简单.不过,史学文本中文学性叙事方式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对史学认知合理性的颠覆,关键是对于虚构我们应当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作为非实践指向的学科,真实性本身对于史学来说亦未必具有像在自然科学中那样的意义,在此,理解的创造性与深刻性也许是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实用主义从真理发生学及其实际经验兑现价值的角度 ,提出了独特的真理效用论 ;其与传统符合论真理观之间的张力关系 ,反映了双方在本体基础乃至哲学旨趣方面一系列的理论分歧。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实用主义对符合论观念背后关于认识的“视觉隐喻”及其所蕴含的“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超越。而导致这一超越的哲学基础 ,在于它实现了本体论假设的转换 ,即由把人作为与世界照面的旁观者的传统观点 ,转换为把人作为在世界中生活实践的探索者  相似文献   
9.
爱,需要自私     
前记:在2005年第3期的《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中,我读了力瑾先生的《自私的爱》,特作此文以“和”之。我说我们最亲近的父母和最可敬的老师的爱很自私,但我们恰恰需要这种自私的爱,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爱。为人父之后,才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无微不至,孩子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无不牵动着我们的心,一声咳嗽,一滴鼻涕无不让我们  相似文献   
10.
“民主”是一个很有意思且有很多意思的“大字眼”,从认知的角度看,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机制,民主意味着真理的不在场。民主的“多数决定原则”是涵盖民主作为“主义”话语与“问题”解决机制两个维度的基本规定性。以此为前提,对“民主即真理的不在场”可以有逻辑与经验两个层面的论证:前者由“民主”与“科学”的张力关系推出真理的非多数决定品格,后者则以实证经验分析支持上述的逻辑结论和深化主题的内涵。民主理念的深处是其所内含的平等逻辑,由此出发可以对民主的内涵及局限得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