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阐述了实体 EJB的调用过程和生命周期 ,通过分析一个应用实例的调用过程 ,提出了优化实体 EJB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建设既是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焦点。本文基于社会学视角,对和谐社会建设进行了深度解读,指出和谐社会建设要构建合理的社会结构与实现稳定的社会状态。构建合理的社会结构主要是建构合理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以及阶层结构。实现稳定的社会状态主要是实现社会均衡、社会协调以及社会有序。  相似文献   
3.
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社会互动,是考量外来人口适应并融入城市社会的重要指标。基于浙江省L区“人口倒挂”藕村的调查,研究发现:(1)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主观评价总体正面偏上,但接纳意愿较低,不愿与外来人口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2)外来人口对本地居民的主观评价总体负面偏下,但接纳意愿较高,希望与本地居民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3)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互动行为,总体具有偶尔性、封闭性、浅层性的特点,互动情况不容乐观,但彼此基本相安无事;(4)无论是互动意愿还是互动行为,年轻一代相比年长一代总体具有更多积极表现,但是也具有更强的互动张力,即年轻一代之间更易于发生矛盾冲突。研究认为,当前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互动在某种意义上是“纠结型互动”,相比“摩擦性互动”,这是一种处于变迁之中的新型且积极的关系形态。  相似文献   
4.
伴随新型户籍制度改革,流动人口居住证积分制从地方政策升级为国家政策,带来新的内涵和反响。内涵变化:施行区域从局部走向全国,逐步实现低门槛、高覆盖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反响变化:地方政府的反响变化较大,因"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双挂钩机制"而提高了实施积极性;流动人口的反响相对复杂,积分入学意愿愈加强烈,而积分入户意愿始终不高,新户改前"不愿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新户改后对"现阶段不得以退出‘三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将信将疑。  相似文献   
5.
从传统分布式计算入手 ,分析其在 Web环境下的不足 ,给出松散耦合分布式计算模型 ,指出 XML是提供松散耦合的关键技术 ,并着重论述了模型的关键协议之一 :SOA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