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防消费是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国防消费不仅有其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其量的规定性,质和量的有机统一决定了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历史趋势。充分认识国防消费的特点,对于我们搞好国防经济建设,提高国防战斗力,加速国防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国防消费的质的分析国防消费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学范畴。它不单纯是国防人员的个人消费,而是一个广义的国防部门的消费。有的人认为,国防经济是纯粹消耗性经济,属非生产部门,国防消费就是纯消费。波兰经济学家马克西米林·波霍里莱则把国防消费划作社会主义国家的纯集体消费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国防贸易问题,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个“理论特区”。过去,人们一直不敢谈论它,似乎谁要论证发展社会主义国防贸易,大有资本主义军火商之嫌。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人们的理论认识也不断转变。愈来愈多的人们感到,国防贸易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具有客观必然性:第一,是世界范围内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并存的结果;第二,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国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因此,本文着重探讨社会主义国防贸易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及其应遵循的  相似文献   
3.
国防人口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既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又是战争学、国防经济学等学科所要涉及的内容。为了实现国防现代化,对国防人口问题予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拟对客观存在的国防人口活动作几点分析,以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农业人口非农业化是指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转化为从事工业及其他行业活动人口的过程。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这种转化的实质并不等于农村户口向城市户口的转化,也不是指不吃“商品粮”的户口向吃“商品粮”户口的转化,而是指人口的经济活动和主要经济来源的转化。 农业人口为什么会向非农业人口转化,促进其转化的经济条件主要有那些?认识这些经济条件又有何意义?本文试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5.
谁来保卫2000年的中国21世纪的“长城”由何人修建这是目前国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有人认为,独生子女政策将导致我国未来兵源匮缺:有人认为,未来中国的兵源保障绝不成问题。究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规模不影响兵源总量供给  相似文献   
6.
军事人口是指从事军事防务活动的人口,从广义上说,包括武装部队人口、民兵及预备役部队和军事部门的职工。从狭义上讲,主要指现役武装部队人口。本文所分析的军事人口就是指的现役武装部队人口。 军事人口的活动是否属于劳动范畴,目前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军事人口的活动也是劳动。因为(1)军事人口来源于其他劳动人口,在履行其职能后又回到其它劳动人口中去;(2)军事人口活动的存在为其它劳  相似文献   
7.
要不要建立国防人口的理论范畴,有没有必要研究国防人口?目前学术理论界似无反响。我认为,国防人口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范畴。它既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又是战争学、国防经济学等所要涉及的内容。为了实现国防现代化,展开对国防人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农业人口?什么是非农业人口?公诸于社会的看法大致有三:(1)农业人口就是在农村就业的人口;(2)农业人口就是农村居民;(3)农业人口就是不吃国家供应“商品粮”的人口。显然,第一、第二种看法是以人口活动的环境、地点为划分依据的,第三种看法是以人口的吃粮户口关系为划为依据的。我认为,对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这种划分未免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9.
<正> 在当今国际军事竞争激烈、世界军费开支每年愈万亿美元的形势下,认真分析国防消费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揭示国防消费的历史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搞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以及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个国家的人口发展,从生产到培育,从数量到质量,从就业到流动等等方面,不但要考虑其生理规律、经济效益和社会要求,还要有国防的眼光,即考虑人口的发展能否适应国防建设和如何适应国防建设等问题。一、人口再生产必须着眼于国家兵员保障在任何社会,一般地来说,人口生产的数量、比例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的数量、比例。在国家、战争、军队存在的阶级社会中,人口生产的数量、比例往往还要受到国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