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不敢把人口的增长和物质资料生产的增长,特别是和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联系起来考察,生怕有马尔萨斯主义之嫌。可是,实践却清楚地告诉我们,在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确实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不承认是不行的。回避问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我们应当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实际出发,认真探索“两种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以及这些规律在我国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加强优生学的研究,提倡和推行优生,是关系到提高我国人口质量,促进四化建设,保证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兴旺发达的大事。党和国家已明确将优生列入计划生育的日程,优生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心和重视。然而,由于过去对优生学横加责难、滥扣帽子、全盘否定所造成的思想上严重混乱尚未消除,目前对于推行优生,仍遇到各方面的阻力。因此,推行优生,不仅有赖于自然科学家的努力,而且需要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继续拨乱反正,澄清是非,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随着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开展,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地摆在人们的面前。提高人口质量,特别是提高人口的智力水准,已成为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本文拟在《试论提高我国人口质量问题》一文的基础上(见《人口研究》一九八○年第一期),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人口问题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问题。如何认识和解决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就需要揭示和掌握人口发展的规律性,预见人口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发展是制约人口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口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其规律又是由人口过程中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相互交错的矛盾运动决定。人口过程是自然的生物过程和历史的社会过程的统一。作为自然的生物过程,当然要受有关的自然因素,如自然环境、遗传变异、生理机能等等的制约。但人口过程在本质上是历史的社会过程。人要在社会中生活着,人口群体与生物群体当然有本质的区别,人口群体的一切变动,包括人口的自然变动,  相似文献   
5.
智力开发是冲破山区封闭落后现状,强化山区自我开发能力的有力手段。我省山区智力开发起点低、条件差,本身的开发力量又较薄弱;搞好智力开发的关键在于从山区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既要立足于本身,又应积极争取外援,善于将山区近期需要和长远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澄海县在广东省东部,地处潮汕平原,韩江的入海口处,东南临海,西南靠汕头。境内的樟林埠是历史上有名的海运港口。汕头开埠以前,樟林港是潮汕及兴梅一带人民的主要出海口。尽管古樟林港因泥沙淤积而后退成为内陆小镇,澄海县仍由于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成为潮汕地区历史悠久的重要侨乡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 有的同志指出:如果说“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的话,那么,为什么在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中,却只有对物质资料生产中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这二个因素的阐析,而找不到两种生产的论据呢?因而对“两种生产理论”提出了质疑。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一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统一在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物质资料生产这一概念大家是比较熟悉的,而对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个概念的认识则不大一致。为了回答上述质疑,首先有必要从如何理解人类自身生产这一概念说起。要全面理解人类自身的生产,就必须将它作为统一在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的一个方面,并与物质资料生产紧紧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农村中,开展计划生育碰到了新的困难,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回升趋势。有的同志对两种生产一起抓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 我认为:两种生产一起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在我国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当前,两种生产一起抓的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并没有否定两种生产一起抓的正确性,而是证明了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的必要性。我们应把在执行这一方针中出现的某些具体问题同这  相似文献   
9.
<正> 近来,有些同志对共有的人口规律问题再次提出异议。他们认为,承认共有的人口规律的存在,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并且认为,如果一定要找出共有的人口规律,那只能是共有的人口自然规律而不是共有的人口社会规律;或者认为,共有的人口规律只能从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去寻找,而决不能从“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中去寻找。我是主张存在共有的人口规律的,而且认为,人口生产必须和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就是一个共有的人口规律。读了这些同志的文章之后,仍感问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因此,也来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国内学术界。  相似文献   
10.
对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概括的两种生产的原理,国内外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当前国内学术界也正展开讨论和研究。搞清这一原理,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亮同志在《正确坚持“两种生产”的原理》一文中(见《求是学刊》1980年第2期),肯定它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我们同意和支持这,观点。但是,文中又认为,“起初家庭关系决定社会制度,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家庭关系就越来越受物质资料生产的支配,它对社会制度不但不起决定作用。一相反地,它本身也要由社会制度来决定了。”对此,我们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