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存的东晋三十七首兰亭诗,表现出以四言八句、五言八句与四言四句、五言四句为主的诗体特征.其原因主要是诗人创作时强调兴会以及玄学的审美渗透,"曲水流觞"只是即兴赋诗的外在机缘.将兰亭诸诗置入同类题材中加以考察,其短篇的诗体特征及其成因就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数术方技是古人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在现当代学科精细化、多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背景下,古人的数术方技被隔离在了现代学科之外,且往往被贴上迷信的标签。实际上,数术方技是古人认知世界和自我的途径,能够反映出古人独特的思想和文化。借助史传以及目录这两面镜子,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术方技之学的形成、发展和衰落,也为理解数术方技文化在不同时代的作用和影响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一项关于干部选任的重要规定:“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问题。”决定对4类干部“坚决进行组织调整”,包括“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领导干部”。这明确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4.
汉末魏晋辞赋"人神相恋"的同题之作,大都表现出丽色-爱悦-自持-分离-怅惘的情感模式,反映了人神邂逅之际或人神爱慕之时,一种来自生命本能的爱悦与内心礼防之间的冲突,以及这一冲突下不得不分离的怅惘.这种脱却外在政治寓意与伦理道德的情感主题,在志怪小说中因"志怪"的外衣而得到更加真实的再现.这一时期的辞赋作家将辞赋虚构的文体特征与创作主体第一人称叙述模式相结合,利用赋体的铺陈功能以及颂与讽的表达效果与模式,让辞赋适时地承担了这种情感主题的表达.随着南朝诗坛声色大开、宫体诗兴盛改变着人们对女性的审美态度,此类辞赋创作在南朝逐渐衰弱.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特别是"适应观"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宗教观发展创新的科学界定,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宗教二重性的科学剖析是马克思主义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真理.正确认识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论汉未魏晋六朝“人的觉醒”风貌的特质王德华人们常说魏晋六朝是“人的觉醒”的时代。关于这一时期“人的觉醒”的具体表现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宗白华先生曾着重从美学角度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  相似文献   
7.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使国家兴旺发达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是政府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工作单位,其教学设备是否完善、经费是否保障、师资配备是否齐整等直接影响到学校能否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能否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各项指标要求。而决定师资配备的重要因素是学校教职工人员编制数。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仅对中小学教职工人员编制的核定原则和方法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宋代儒学的全面复兴,使屈骚精神中不合儒学《中庸》的言行受到贬议,从而表现出屈骚精神在宋代的缺失;而宋代朋党之争造成的处穷群体的存在,又使宋人对屈骚精神的政治与社会价值产生认同,从而使屈骚精神得以修复。文化与政治的合力使宋人在对屈骚精神排斥与吸纳的过程中,又对屈骚精神进行了重新建构,使屈骚精神在宋代适应了儒家文化的要求与宋人的审美趣味,从而表现出宋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魏晋六朝是志怪小说繁荣的时代,历来对其繁荣的原因多从社会因素、文体演变等方面加以探讨。本文认为志怪小说包蕴的潜意识,诸如对生死、情爱、安全等人类永恒话题的关注,是志怪小说作家创作的内驱力。而且志怪小说的潜意识蕴含是魏晋六朝“人的觉醒”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显示出志怪小说从神话探讨自然、探讨宇宙起源转向了人类自身,这不仅是必然出现的文学现象.也是人类认识自身历程中的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10.
印度的优势在于,它有明显多得多的优秀的训练有素的程序设计师、工程师和经理,而对于中国来说,仅靠大学的扩大招生并不能赶超印度所拥有的持久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