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经济正面临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偏低和人口老龄化的双向挑战。基于2000~2013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文章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会负向影响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且在克服内生性问题、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同时,这种负向影响主要是由进口中间品对国内中间品及劳动力的替代所导致的,而人口老龄化的成本效应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并且从贸易结构变动来看,人口老龄化并未通过降低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比重,进而获得总体企业平均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被动”提升。进一步研究还表明上述负向影响在混合贸易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资企业与人口净流出地区企业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效能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居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绩效即有效性包括客体有效性(社会的评价)和主体有效性(主体对社会评价的主观体验)两个方面。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绩效的积极、自信、有为的评价即主体效能感,是主体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和精神动力。文章从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主体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200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诅咒”假说并不成立: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且环境规制强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能够部分抵消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财政政策的短期性与失业问题长期化的矛盾,使得我国未来的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将更加依赖于货币政策。文章从分析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这一角度出发,对影响货币政策效率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的TFP的增长核算办法没有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TFP增长的估计是有偏的。在传统生产函数中引入能源消费作为环境排放的引致变量,设置一定的碳税率,利用我国29个省区1990~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绿色TFP增长率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忽略环境因素的TFP核算高估了技术进步等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考虑环境因素的绿色TFP远低于传统TFP的增长率;特别是西部地区,即便以最小税率考察,多数年份仍然处于负增长态势。考虑到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针对我国各省区设置较低的碳税率可能更加有利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现状和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分析,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3种形式创新出发,考察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创新驱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并利用2001—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估算了不同形式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基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实证研究均得出,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升级有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政府层面的制度创新不仅直接推动了中国制造业升级,而且还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间接效应驱动了制造业升级;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均能驱动制造业升级,而投资增长对制造业升级并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