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统计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妇女的生育率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达到了更替水平,受到举世瞩目。江苏省计生委公布的资料表明,1984年全省总和生育率已降到 1.4,低于更替水平。与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相比,如此低的生育率确属罕见。有人因此提出生育率降低的副作用之一是性比例失调。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于1984年12月至1985年1月,在江苏省大丰县进行了一次调查,对  相似文献   
2.
收养子女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20%生育节育抽样调查中有关子女收养的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子女收养现象的增多可能是造成出生登记中女婴漏登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指出,这一因素并非真正影响我国出生性别比的偏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出生性别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并非是8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在此之前,虽然总体上无显著异常,但在不同的家庭原有子女性别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无男孩结构的出生性别比明显高于有男孩的出生性别比,且超出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出生性别比范围。另外,在无男孩结构中出生性别比随孩次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的出生性别比的异常是和我国传统的文化习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且这种文化因素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我国的出生性别比。在这一影响消除以前,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上升将是生育率下降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地区差异、收敛路径和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路径存在空间上的差异:东部地区的收敛路径有经济关联、财政政策、货币政策、FD I和知识溢出;中部地区的收敛路径有地缘关系、经济关联和货币政策;西部地区的收敛路径仅有FD I;东部地区的收敛路径较中西部地区来得多。因此在经济政策选择上,应该对东、中、西部采用有差别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5.
李刚  潘浩敏  贾威 《统计研究》2009,26(12):81-87
 本文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金融危机分布的空间集聚性和传染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次贷危机的传染路径有:地理区域位置、G7政治集团关系、贸易关系和资本项目开放度。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传染路径有:地理区域位置、贸易关系以及资本项目开放度。并与´Alvaro A. Novo对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传染路径的研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中国家庭生育意愿与子女性别结构的关系研究贾威1、50、60年代中国妇女生育率虽然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无大的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妇女的生育意愿没有改观。中国妇女的生育率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一、二十年内有如此大幅度的下降,除了有国家政策影响外,还与人们生育...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劳动力、资本、技术和FDI等要素在中国各区域投入的长期不均衡,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了生产要素的多重集聚效应;国内投资的集聚正在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技术进步、出口贸易和FDI依然集聚在东部地区,并没有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投资与技术进步的集聚产生了交互作用,并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