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和书的邂逅,也应该算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只能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收获。毕竟阅读本身是一件非功利的事情,那种直来直去,每读一书都必求有所得的做法,便显得肤浅了。我们不能和  相似文献   
2.
北京大学将在京津渝等13省份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此举迅速成为热会关注的热点。人们在争论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北大情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时大学精神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90年代起。学者随笔因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沉重的思想含量而成为一种受到读者欢迎的文体。操刀学者随笔的既有季羡林、张中行这样的大师,也有陈平原、朱学勤、葛剑雄等实力派学者:既有余秋雨、孔庆东、易中天、余杰、祝勇等大众化学者,也有王小波、张远山、周泽雄、余世存等边缘文人。学者随笔是一种中间性的文体,既稀释了学术论文的枯涩。  相似文献   
4.
话语狂欢与言说危机——讲座类图书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座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活动,它是有备而来、厚积薄发的,又是即兴发挥、随心所欲的.讲座是学院的,也是开放的,经常从<中华读书报><文汇报>上看到北京、上海各大高校以及图书馆、文学馆举办讲座的消息,就好像错过了一个重大节日一般,心中无限失落.好在这些年讲座类图书层出不穷,较早看到的是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连续出了若干卷,后来,<在北大听讲座>之类的大学讲座就一发不可收拾,清华、复旦等名校纷纷追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年选的方式出版了<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和名师讲课实录.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代文人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起落沉浮之后 ,习惯于将大自然作为身心养息之地。他们常常寻找与其心境意趣相对应的自然物象 ,作为其情感落差的补偿。茅屋、草堂作为一种自然物象 ,经过唐宋诗人心灵流水的过滤 ,具有了丰富的生命意蕴和审美价值 ,从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的生活情趣、审美理想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6.
刘海军先生的人物传记《束星北档案——一个天才物理学家的命运》(作家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是一部震撼心灵的作品。束星北是20世纪不该遗忘的一个重要科学家,但是,作为一个在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历尽磨难的知识分子.他天才般的智慧和才华被历史无情地损耗和侵蚀着,只剩下一段残缺的记忆。束星北的悲剧命运曾经发生在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身上,与林昭、顾准、张中晓等殉道者相比,柬星北还算是幸运的,至少他还可以苟全性命于乱世,将生命延续到“文革”结束后。但是,这并不能让我们从良心上感到些许安慰。毕竟,科学天才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苟延残喘的生命。刘海军先生用艰苦而神圣的写作向我们展示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束星北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他的天才与精神份量时时被远在海外的学生李政道所提及、所推崇,  相似文献   
7.
讲座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活动。它是有备而来、厚积薄发的,又是即兴发挥、随心所欲的。讲座是学院的。也是开放的,经常从《中华读书报》《文汇报》上看到北京、上海各大高校以及图书馆、文学馆举办讲座的消息,就好像错过了一个重大节日一般,心中无限失落。好在这些年讲座类图书层出不穷.较早看到的是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连续出了若干卷,后来,《在北大听讲座》之类的大学讲座就一发不可收拾,清华、复旦等名校纷纷追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年选的方式出版了《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和名师讲课实录。  相似文献   
8.
诗与钟的结合使时间的韵律进入艺术的世界,悠悠钟声中唐代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对唐诗钟声的时间分析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长河里的时间忧患,更是一代诗人的哲学沉思.  相似文献   
9.
唐代宗大历年间到德宗贞元中之间的唐代中叶,在江南环太湖地区的重要州郡--浙江湖州,以颜真卿、皎然为中心,以修订<韵海镜源>为主要任务,聚集了大批文人雅士,诞生了一个较为固定的文人集团.他们诗酒唱和、雅集联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形成了当时除首都长安之外的又一文学活动中心,称为"湖州文人集团"(或"浙西诗人群").这一文人集团的形成,既有历史生成的原因,也有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和成员志趣一致等的因素.湖州文人集团开启了一代文学风貌,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0.
萧瀚的《法槌十七声——西方名案沉思录》(法律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是一本充满人文关怀和诗性智慧的著作。萧瀚通过点评案件来表达自己对人性、制度和法律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是超越技术层面的,充溢着终极关怀和思想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