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上京会宁府位于今黑龙江省阿城县,是女真族所建的金国前期首都。会宁府的变迁,是金代前期历史的一个缩影。上京的兴废,与女真族改变旧俗、接受汉文化的程度存在着直接的对应关系。在吸收先进文化的同时,如何保留本民族的特质,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一道难以破解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2.
吐谷浑民族是公元4世纪初至7世纪中叶活动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民族,它所建立的政权前后存在了350年,对西北地区尤其是青海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西晋末年,吐谷浑民族万里跋涉,由东北出发,在西北扎根,其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吐谷浑部虽然与留居辽西的慕容鲜卑同根同源,但在其西迁以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自吐谷浑西迁之日,就开始了与辽西慕容鲜卑的历史分野.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阶段,不同阶段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完满的人生命历程为婴幼、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等阶段。每一个民族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有相应的过渡仪式,如出生礼、成人礼、婚礼和葬礼等。这些过渡仪式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生命历程,也是民族文化中最具体的外在形式,是民族  相似文献   
4.
河西地区是历代王朝经略西北的关键地区。本文试图运用历史材料进行纵向对比分析,总结出有益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为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
民居是人们日常生活、起居、活动的场所 ,与广大人民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浓郁的民间色彩。本文结合考古学资料、民俗学资料、史籍记载对我国北方曾普遍存在的一种奇特民居现象—“房顶开门”进行了广泛探讨。旨在说明 :屋顶形式是各族建筑的主要特征 ,应引起民俗学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国农业的现状及特点出发,分析了长期稳定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的现实意义。并通过分析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土地规模经营、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之间的关系,结合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阐述了对邓小平实现农业“两个飞跃”的思想的认识及其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河湟地区是一个既适宜农耕又适宜畜牧业生产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民族在此生息、繁衍。因这一地区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西汉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重点经营的区域。在河湟开发的漫长历史中,明代是一个关键时期。明王朝总结汉唐以来历代政府经营河湟地区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一系列富有新意的政策,在实际推行中颇有建树,对这一地区实施了有效的统治。  相似文献   
8.
2003年7月16日—8月17日笔者参与了云南大学211工程重点科研课题———第二次全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中的土族村寨调查。通过对调查点———青海省互助县东沟乡大庄村这一土族村庄人口状况的深入调查,清晰折射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土族人口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9.
在青藏高原区域史研究领域,青海游牧社会的生成、演进是一个重要而持久的课题。而地理区位决定了青海游牧社会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对游牧社会的历史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这一课题的研究中,必须将青海游牧社会的历史演进置于中国历史演进的整体背景之中,分析其在这一大背景下所处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内开发历史最早的地区,也是本省最为重要的基本农业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之数千年的持续开发,民国时期这一地区的环境已经逐渐趋于恶化,自然灾害频率增加,灾害种类繁杂多样,灾害程度不断加剧.该时期自然灾害频发,既有该流域独特的地质与气象原因,也是人类持续开发,环境不断破坏的恶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