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丁祥艳  马宁 《南方论刊》2006,(10):30-33
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我党执政能力的重大历史性课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增强我党拒腐防变能力所面临的新挑战,并从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反腐败力度及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同性质的社会思潮发挥着不同性质的社会作用,为此,需要从主体的需要是否合理以及价值冲突和价值认同的二重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应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理论根据和标准来评判各种社会思潮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的总体把握中对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立党之本、力量之源,也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源、复兴之魂和复兴之本。  相似文献   
4.
丁祥艳 《创新》2012,6(3):36-40,126
为构建和谐的乡镇治理体制,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和学术界给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要认真权衡分析其利弊得失。"乡派镇政"是当前众多乡镇治理体制改革方案中的可行性路径,是改革的理性走向。这是一条因地制宜,分类改革,逐步推行"乡派"和"镇政",同时构建面向"乡派镇政"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乡派镇政"的乡镇治理体制有着明确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5.
丁祥艳 《创新》2012,6(5):28-32,126
社会思潮是民众评价活动的一种现实形式,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要以正确的权威评价来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权威评价,是形式上的自觉性和内容上的自觉性相统一的正确的权威评价,具备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所要求的品格,能够通过引领社会思潮有效促进社会整合,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日趋多样化,相互激荡,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价值迷惘和信仰危机,从而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加强价值硬核的保护带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创新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通俗化,加强对社会思潮的预测等路径,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高校这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从而消除大学生群体中的价值迷惘和信仰危机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