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6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严中 《金陵瞭望》2005,(22):56-57
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著名作家刘心武演讲其创立的“秦学”(“秦可卿学”),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红学热”。有人问我对“秦学”的看法,我觉得就本质而言。刘心武不是在“讲红学”.只是在“讲故事”。但他的“秦学”也有可取之处,即认为《红楼梦》中荣国府“荣禧堂”的原型,就是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时为江宁织造署中孙氏(康熙幼时的保姆)内堂题“萱瑞堂”匾额之事。而“座上珠玑昭日月.  相似文献   
2.
严中 《金陵瞭望》2005,(6):43-44
编者按:著名的南京史家朱楔生前曾极力反对建国初期一些人拆毁南京明城墙的行为,为明城墙特别是有重大历史价值的石头城和中华门得以被保存功不可没。在我市大力修复明城墙,准备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际,南京史家严中先生特撰文介绍朱楔与南京明城墙保护。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祖籍刍议严中近几年来,关于“曹雪芹祖籍”的争论愈演愈烈,以周汝昌先生为代表的“丰润说”和以冯其庸先生为代表的“辽阳说”几乎是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了。其实,我们只要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问题还是不难解决的。现在我先来“求同”。主要有二:其一是两说...  相似文献   
4.
地名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每一个地名都是人们对具有特定地理位置、范围及形态特征的地方所共同约定的语言代号。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地名,只有那些对人们有方位意义、本身又具有可被辩认的自然或人为的形态特征的地方,才有可能被赋予名称。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起源非常古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我们可以说,地名就是人们对于地物的反映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严中 《金陵瞭望》2006,(10):60-60
前些时候.南京民俗专家王涌坚曾向媒体放言:“南京端午节起源不是为屈原”.“而流传在江浙一带的说法则是(端午节起源是)纪念伍子胥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6.
严中 《金陵瞭望》2006,(11):52-53
在我国古典戏曲的百花园中,继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高则诚《琵琶记》和明代汤显祖《牡丹亭》之后,到了清代又产生了洪口《长生殿》与孔尚任《桃花扇》。而《桃花扇》的故事就发生在南京。如今,江苏省昆剧院将《1699·桃花扇》原汁原味地推出,乃南京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喜事。  相似文献   
7.
《石头记》书名解──兼谈“大石”和“通灵宝玉”的“原型”严中《石头记》书名之由来,甲戌本《石头记》“几例”中云:“《石头记》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何谓《石头记》的“石头”?众所周知,自六朝以来,“石头”就是金陵石头城的简称、代称。相传,西蜀诸葛亮出使...  相似文献   
8.
浅析私力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中  高丽 《天府新论》2004,(Z2):126-128
本文从民法的角度论述救济理论中的私力救济,主要对私力救济的概念做了界定,概括了它的构成要件,阐述了私力救济的两种主要方式,认为私力救济的法律意义主要是正义和效率,建议在我国的民法中建立健全完备的私力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9.
严中 《金陵瞭望》2009,(3):59-59
现在,我们就石城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提出如下意见:一、南京为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正在向西部地区开发。为此。我们建议改变目前园林、文物、旅游各自为政的局面。实行园林、文物、旅游一体化。同时,实现两个转变,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用砷化镓场效应管实现宽带信号的倍频技术,该技术具有有源倍频的有增益、单向性及隔离度好、稳定性好等特点,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砷化镓场效应管实现的宽带有源倍频是低次倍频中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