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为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两个基本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经济学自诞生起就与主流经济学存在分歧。其理论争论的焦点在主流经济学的两个基本立论点上,即概率判断与偏好。行为经济学基于心理学的观点对主流经济学的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了诸多方面的修正和扬弃,成为区别于主流经济学的重要标志。因此,对这两个基本概念的辨析是明晰行为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基础内容。  相似文献   
2.
欧洲历史的发展业已证明,市场经济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或曰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处于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同时也是不道德商业行为泛滥的高发期。当前,我国社会出现的种种不道德商业行为与欧洲当时的商业道德状况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道德的发展规律和切实提高我国商业道德建设的成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既是西方经济学理论极其分析工具的教育,同时也应包括经济伦理的教育。经济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观和哲学基础,认识和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认识和了解西方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中经济伦理和经济道德的演化变迁,并为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经济伦理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在介绍西方经济学流派或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时,应拓展对其思想渊源的伦理基础和经济思想的伦理特色进行评述。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时,应增加对其价值判断的伦理评判。在介绍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结论所提出的政策主张时,应深化对其伦理导向的道德分析。  相似文献   
4.
亚当·斯密将正义作为“唯一明确和准确的道德准则”,斯密的这一正义观的真理价值在于:与“放弃属于自己的东西”的正义观相比,“放弃属于他人的东西”作为正义的最核心道德要求,并不需要自我牺牲,只要“没有给旁人任何实际伤害就是正义的”.这一对正义的规定,对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解放具有重要的推进价值,对于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也具有重要的引导规范价值.其谬误之处在于,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外部性,坚持这种正义观不仅不能保障社会弱者的利益,更有可能将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奉为人类社会的正义法则.这一谬误,在诺齐克的权利正义(或程序正义)论中被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5.
货币既不是投资品,也不是消费品,而是商品与劳务之间的交易媒介。在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框架下,根据消费、储蓄与投资的时间先后逻辑,货币结构被划分为自愿储蓄与真实货币量,通货膨胀就取决于自愿储蓄与真实货币量的结构比例关系。货币结构具有内生性,很难实现货币结构与通货膨胀的双重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货币化储蓄的显著降低体现了社会公众应对通货膨胀的努力;人们的时间偏好伴随经济成长发生内在改变,倾向于储蓄更多,体现为证券化储蓄上升和选择以背负更多债务购买房产,进而导致2000年以来通货膨胀对货币扩张的敏感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一个价值实体,其中包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伦理特色进行研究:(1)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任务不是片面维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纯洁性,而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经济管理的根本手段是经济手段以及法律手段,而非道德和政治手段;(3)经济管理的根本道德要求是尊重个体及其正当利益,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4)经济管理的价值原则是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统一;(5)新一代管理者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伦理规则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经济活动 ,不仅以一定的经济伦理作支撑 ,并要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各方遵循其经济伦理原则和规范。经济自由和经济平等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构筑世界经济伦理规范的两大基石。经济自由是实现经济平等的前提条件 ,经济平等是经济自由追求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8.
论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市场经济是否与集体主义相容的问题就引起理论界的关注。本文拟从市场经济自身的道德基础出发,来分析研究这一问题。美国伦理学家R·T·诺兰指出:“每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至少有自己的道德含义。”①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它必然有自己相对独立的道德准则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道德基础。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1)依靠市场来分配资源和收入;(2)经济利润作为生产和投资决策中的指导力量居支配地位。这就要求社会的产品、劳动、知识、产权均实现…  相似文献   
9.
行为经济学自诞生起就与主流经济学存在分歧。其理论争论的焦点在主流经济学r 两个基本立论点上,即概率判断与偏好。行为经济学基于心理学的观点对主流经济学的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了诸多方面的修正和扬弃,成为区别于主流经济学的重要标志。因此,对这两个基本概念的辨析是明晰行为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基础内容。  相似文献   
10.
“看不见的手”是斯密经济学理论中引用频率最高和最为著名的概念。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应该从分析它在人的利己心和利他心之间所起的桥梁和中介作用的基础上 ,揭示其所蕴含的伦理价值 ,进而深入探讨“看不见的手”对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所具有的伟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