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1.
张娟  习裕军 《天府新论》2007,2(2):28-32
自20世纪初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合法性”这一概念以来,合法性已成为现代政治分析话语谱系中的关键术语与核心范畴。通过对合法性理论脉络的梳理,结合规范主义与经验主义两种分析范式,从法律形式、价值实质、社会心理、政治能力等四个层面对的涵义进行厘析,不难发现,合法性具有历史性与发展性、可求性与流变性、主体结构的梯次性、基础的多元复合性等四大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总结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十条经验,这是大会的一大历史性贡献,本文试从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十条经验的理论价值和重要作用、内容与内在关系、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一伟大实践的指导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构建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趋势的现代政治制度,不仅是政治现代化的关键,而且直接关涉到一个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来说,政治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就在于创建一套以民主法治人权为取向的现代政制。在1949年以前的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掌控政制变革主导权的政治集团先后发起了三次构建现代政治制度的努力,但都元一例外地失败。总结其中的教训启示,不仅可以深化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规律的理解,而且对于当代中国政制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娟  习裕军 《中州学刊》2007,4(1):26-31
“合法性”这一范畴自20世纪初德国学者马克思·韦伯首次提出并加以系统研究以来,已经成为现代政治分析的关键术语。西方学者们就合法性内涵、合法性基础、合法性功能、合法性危机、合法化途径等多个方面,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5.
西方有关合法性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古希腊以降,合法性研究经历了从古典规范主义到韦伯式经验主义的范式演变。哈贝马斯对这两种合法性范式都不甚满意。在检视了这两种范式的发展脉络与缺陷之后,怀着超越古典规范主义和主流经验主义的学术抱负,哈氏提出了合法性理论的第三种范式——“重建性”合法性。在他看来,政治秩序合法性必须以自由平等公民之间的理性反思与辩论商谈为基础。综观哈氏的“重建性”合法性范式,其实质即是一种植根于理性的话语论证过程之中的“程序主义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区域文化作为区域一体化制度建设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三角区域文化的认同、整合与创新发展,已成为创新长三角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区域一体化深度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凝聚主题、创新发展是长三角区域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向。区域文化发展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推动作用表现为:区域文化认同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供凝聚力;区域文化事业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供持续动力;区域文化产业构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抓手。地域文化冲突对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探讨区域文化发展的路径应从区域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合法性是现代政治学话语谱系中的核心范畴;合法性包括价值规范、制度法则、意识形态、经济绩效、个人魅力等源泉;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蕴含历史性与发展性、可求性与流变性、主体结构的梯次性、基础的多元复合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概念内涵、发展演进、内容架构、基本特征、价值意义等主要方面对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重点关注的四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