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关于圆明园惨遭焚毁的原因,史学界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的"中国奸民焚掠说",不但有些外国侵略者持此观点,一些清代的学者文人也有这一方面的记载,但并未得到历史学者认同.然而近年,不断有人撰文,特别是网上的许多文章,多将圆明园的焚毁完全归咎于中国的奸民.经过爬梳相关史料,认为需要明确:所谓圆明园为中国奸民焚掠的说法是错误的,必须厘清事实,修正错误,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2.
文章归纳梳理了抽样调查校准估计法的理论发展,对最短距离法、工具向量法和参数校准法的基本理论与操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抽样调查的两阶段校准估计法原理及应用进行了分析,并选取了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企业中进行了国企产权改革的企业为样本,并基于这三种校准估计方法得到混合所有制国企产权改革的绩效数据与实际的绩效数据进行了比较,以判断抽样调查校准估计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从均方误差和相对偏差的角度来看,最短距离法、工具向量法和参数校准法这三种抽样调查校准估计法都能很好的估计混合所有制国企产权改革绩效,但参数校准法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3.
近人的某些笔记野史,或现代人的某些著作、论文,多将慈禧太后描绘成一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方面具有精湛造诣的才女超人.其实,无论是年轻,还是老年的慈禧,文字与文化学养皆不算很高,其书法与绘画,亦仅为初学者的水平.世间流传钤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诸多书法、绘画作品,绝非慈禧太后的真迹,而是他人代笔、代书的“捉刀”伪作.  相似文献   
4.
图书作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作为精神产品,它又是人类高级劳动智慧的结晶。近几年来,我国的图书发行贸易体制改革有了较快的进展,图书出口量也在逐年增长,每年大约有3.5万余种图书出口、约500余万册,创汇约卫亿元人民币左右;可是如果从出书品种、总量等指标看,所占比重却很小。如此现状与我们这样一个出版大国极不相称。相比之下,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却往往大力支持本国出版物的出口和文化传播,其出口量约占出书总数的20—70%之多。他们积极鼓励图书出口,注重加强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在出版、图书等方面的交流。包括采取…  相似文献   
5.
王开玺 《中州学刊》2003,(5):120-125
同治朝觐见礼仪的解决 ,是长期以来中外外交礼仪之争的转折点 ,标志着原来两个主权国家间的礼仪之争已变化为被侵略的半殖民地国家与侵略国家间的礼仪之争。清廷要求外国使臣向清帝行三跪九叩之礼 ,有违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不符合当时与现今的外交及其礼仪惯例 ,确需变改。但清帝坚持外国使臣须以三跪九叩之礼觐见 ,并非刻意轻侮外国 ,而仅是坚持自身数千年来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多数国家认可的外交礼仪惯例 ,对置身国际社会的国家 ,无疑具有一定的强制规范性。但这种国际统一规范性 ,既要有一个各国从感知、认知 ,到认同的长期磨合过程 ,又应坚持民族性、传统性与国际性、时代性的统一。一百年前 ,人们未能解决的外交课题 ,仍需今人继续求解。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鸦片战争刚结束,美、法等国即提出觐见清帝的要求。此后,外国使臣是否以跪拜之礼觐见清帝,成为中外难以逾越的外交障碍。中英修约期间和同治帝亲政后,外国方面再次提出觐见问题,并与清廷展开交涉,清廷内部亦就此发生激烈争论。1873年6月29日,日本大使和西方各国公使分别以作揖和鞠躬礼,觐见了同治帝。这一原本属于外交范畴的礼仪之争带有明显而浓重的侵略色彩。同时,清廷觐见礼仪的变改,使其从天朝大国的自我封闭中醒来,步履蹒跚地走向了世界,这又是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刍议王开玺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第十二款规定:“总理衙门改加防部,班列六部之前”,并须王公大臣任管部大臣.列强领衔公使葛络曾照会清政府,声称须“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  相似文献   
8.
小波变换可以去除噪声信号,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可以任意逼近分析信号.本文将小波变换和遗传算法相结合来处理分析化学中的重叠信号,通过对模拟信号和实验信号的处理,结果显示小波变换和遗传算法能将重叠信号去噪、分离,可用于多组分样品信号重叠的分离研究.  相似文献   
9.
政治暗杀既是清末十分突出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部分革命党人的基本共识。为了有效地配合武装起义,激发起国人的反抗斗争精神,震慑清统治者,消灭顽固死硬分子,排除革命的阻力,革命党人策划了一系列对清廷重要大员的暗杀活动。尽管这些暗杀活动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与局限,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但均对清末政局产生过直接而重大的政治影响,皆是反清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日后辛亥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文化流散"是一种"跨文化"的生存状态,所有的流散者"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居住于一个多种文化之间的世界,于矛盾的和冲突的传统中创造自我的身份认同".当代少数民族先锋诗人大都属于文化流散者;在他们的"流散写作"(diaspric wrting)中,"家园情感"是与文化身份的模糊或丧失紧密相连的情感形式,并通过文本中的"非家幻觉"(unhomely)得到集中表现.文化流散既是一种精神与情感上的创伤,又是一种文化特权、一种不可多得的优势,它所带来的这种独特经历,有助于诗人们在诗歌中从"跨文化"的场域去书写个人的生命体验和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有利于少数民族诗歌走出传统的樊篱,获得一种全球性的诗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