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般说来,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也越高。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左右,而至1980年已占40%;不少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0%、80%以上。因此,国外常把城市化水平(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新疆对外贸易发展颇为迅速。1992年进出口贸易额达7.5亿美元,1993年全疆进出口总值达9.12亿美元,1994年新疆外贸总值已突破10亿美元,并基本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外贸格局。现在新疆已与5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90年代初期,亚欧第二大陆桥接轨与苏联的解体,为新疆发展对外经贸往来带来新的机遇。一、实现“三个”转变。1、由易货贸易向现汇贸易转变。新疆前一阶段的地边贸易主要是易货贸易,这在邻国经济比较困难,我国与邻国都缺少外汇的条件下,当然是有其客观必要性的。但是,易货贸易是一种落后的贸…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得到相应的提高。1987年,新疆就业比重,第一产业占62.74%,第二产业占17.59%,第三产业已占到19.67%,比1978年时高出7.31个百分点。同年,新疆产值比重第一产业占38.27%,第二产业占33.49%,第三产业则占到28.24%,比1980年高出将近10个百分点。可见,80年代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的。  相似文献   
4.
和研究其他社会问题一样,人口问题也要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来研究。如何评析我国古代的人口规律与人口政策,只能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结合社会经济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 我国在秦以前,没有全面的、比较准确的人口统计数字,估计战国时人口已达二千万,秦时也是二千万上下。汉初人口约六百万,不及战国、秦时的三分之一。至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全国人口达到5,959万人,这是西汉的最高纪录。也是此后近1300年的最高纪录。东汉光武中兴,人口不及西汉之半,直到东汉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简称。这一专称出现于何时,其含义的演变过程如何,至今在学术上还论说不一,实有进一步考述之必要。 现在史学界对此大都采用于省吾和范文澜同志的说法:“中国这一专称起源于武王时期”,狭义的中国指京师,广义的中国指全中国而言。或“秦以前,华夏族称它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中国扩大为当时国境内各族所共称的祖国。近年一些同志又提出,中国这一专称起源于商代,甚至更早的夏代。蒋至静同志的文章说:“自夏以来,少数民族称中原王朝为中国”。或认为:“在夏朝,‘中国’就是指夏朝的‘王畿’指夏王朝。”“在周人的观念里,他们居住的地方为‘西土’原夏朝和商朝的王畿为‘中土’或称‘土中’,再往东则称之为‘东土’”。这些提法,都还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主要是: 1、加速发展生产力,赶上发达国家毛泽东同志多次提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并认为有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一定会得到迅速的发展。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但是,西部地区与全国的经济发展差距,特别是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却在迅速扩大;80年代后期以来,差距扩大更快.一、东西部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所以迅速扩大,有历史、地理、交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对此应客观地、全面地进行分析;而从西部地区来说,则更应从主观方面寻找原因.十多年来,国家投资向东部地区倾斜,西部地区投资比重下降,这是事实.如四川1993年人均国有单位基建投资200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但是,国家对西部一些省区的投资相当多,但这些省区的经济发展仍远低于东部地区.如1978年新疆人均国有单位基  相似文献   
8.
加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实现十年规划和完成“八五”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以公路为主体,以铁路为骨干,并有发达的航空和管道运输相配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促进新疆国民经济的发展。新疆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1949年以来,新疆的交通运输业有了迅速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铁路为骨干,以公路为基础,辅之以民航和管道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基本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乌鲁木齐大型机场的建成和国内外航线的开辟,乌鲁木齐——昌吉一级公路的投产、亚欧第二大陆桥的顺利接轨,则标志着新疆的交通运输业已经进  相似文献   
9.
自1991年亚欧第二大陆桥新疆至哈萨克斯坦段开通,自治区党委提出“贸易兴边”战略决策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以来,新疆发挥地缘、资源和人文优势,积极开展对外经贸往来,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新形势下,自治区对外经贸工作还是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必须以十四大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地缘、资源、人文三个优势,积极开展对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牧区,草原辽阔,水草丰茂,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相当优越。全区可利用草原7.56亿亩,人均草场56.8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倍,比世界人均水平也高近4倍。新疆天然草场的质量可称全国第一;阿勒泰草原和天山西部的伊犁草原,质量之佳,为全国少见。有的国际友人到伊犁参观后说:伊犁草原“是上帝的特殊恩赐”。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重要牧区,居住在这里的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等民族,世代都以畜牧为业,具有丰富的草原放牧经验。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利于新疆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