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空间俱乐部收敛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异质性具有内在的关系。空间相邻的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往往表现出空间相关性,这些连片区域在空间外溢引致的产业集聚、人口集中的作用下极容易形成经济活动集聚的“中心”,而中心区域与外围区域的成员之间则表现出空间异质性的关系。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在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发达区域总是成片相连地布局,而欠发达区域也总是成片相连地分布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迁移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经历的社会现象,也是多数经济学流派所关注的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从不同角度共同勾画出劳动力迁移理论的总体轮廓,这两类理论流派在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城乡分割的作用以及教育对劳动力迁移就业的影响等方面具有相通之处,然而二者在研究劳动力迁移的动因、剩余劳动力的来源、劳动力迁移的拐点、劳动力流动与空间的关系等方面存在观点分歧.比较这两类流派下的劳动力迁移的理论观点不仅有利于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果来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还能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和解决劳动力迁移问题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陈恩  于绯 《江淮论坛》2013,(2):15-23
本文对FDI与劳动力流动的互动关系及其经济效应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反思。首次提出研究FDI与劳动力流动的三次浪潮,发现我国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和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FDI技术转移产生和实现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FDI分布与劳动力空间流动的趋势基本一致,FDI带来的就业创造、挤出效应导致我国就业量的变动,并且FDI对我国区域人力资本积累从互补作用逐渐转变为替代作用,由此得出FDI与我国劳动力流动具有协同关系。进而在协同关系之上讨论了FDI与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带来的促进论和不确定论,对区域经济差距带来的扩大论和不确定论。反思现有研究成果指出从高、低技术含量FDI和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替代、互补关系入手来探索它们对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差距的作用机理,将是未来值得研究的一个方向。最后提出我国要通过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活动消除低技术含量FDI对高技能劳动力流入的替代,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区域长期增长的政策建议。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劳动力迁移理论从新古典经济学到新经济地理学的演变过程和演变特征,进而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两种理论范式总结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实证经验。对比发现,在这两种范式下,劳动力流动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内生作用机理不同,前者强调劳动力通过影响迁出(入)地收入水平、各地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以及边际生产力达到缓解区域收入不平等的条件收敛机制,而后者认为,劳动力流动会导致产业集聚的"中心—外围"均衡格局,从而拉大中心与外围区域的收入差距。此外,两种研究范式在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方面也各异,对待劳动力与区域之间的内在关系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新冠疫情对我国养老服务影响深远,须要从弊、利、策三个角度解构。基于PSR模型确定“供需冲击—弊中趋利—危中取机”三时期研究框架,立足于社区和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康养旅居”养老三类代表性养老服务,分析新冠疫情带来的“供—需”双侧冲击,进而研究后疫情时期产生的“弊中趋利”钻石模式效应。最后依据PPRR模型对养老服务长期发展提出“预防—准备—反应—恢复”策略,形成危中取机鱼骨图体系。试图在疫情反复条件下继续推进我国养老服务发展,为加速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对策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