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论我国的腐败社会化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风政 《中州学刊》2002,(1):159-161
我国现阶段的腐败呈现出社会化的倾向,它扭曲社会心理,消解社会公德,毒化社会风气,是官员腐败的土壤和掩护。重视对腐败社会化的治理,是提高反腐败成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论建构和谐社会的制度与文化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是依据社会公正与公平的原则,建立和保持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和谐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是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和以公正、公平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公共政策.但是,从根本的、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要建成和保持稳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资源,借鉴其他民族的政治文明,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和谐的政治文化与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3.
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之所以能够互相借鉴,其根据在于不同文明所面对、所探索、所解决的与人类生存与发展攸关的问题,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是相通的.人类文明包括政治文明的进步,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过程.同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们,具体生存环境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社会结构不同,政治文化传统不同,面对的主要社会矛盾和最迫切的政治问题不同,因此政治文明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的特点,不可以简单复制、模仿和照搬.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政治文明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创新,包括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与发展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4.
建国初期党的文艺领导工作存在着“左”的偏向,它与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一起,导致了文艺的萧条。1952年5月,党中央开始调整文艺政策,重点是纠正粗暴的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这次调整在第二次全国文代大会前后达到高潮。由于未能深刻认识文艺指导思想上的教条主义、形而上学、主观主义错误,这次文艺调整在1954年10月为批判俞平伯、批评《文艺报》的运动所打断。  相似文献   
5.
<正> 政治多元源于利益多元 现实的社会主义自产生的时候起就由于它未能,也不可能立即达到理论的社会主义所设计的理想境界而完全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差别。即使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全体社员成员也依然划分为具有不同利益要求的阶级、阶层和集团,这一点同传统的阶级社会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由于以产品经济为基础,以行政权力直接控制为特征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以党权超常发展、政权与民权相对衰弱为特征的集权型政治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